王愉涵:追求高尚道德 牢记党纪底线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本色
追求高尚道德 牢记党纪底线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本色
——《准则》、《条例》学习体会
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全面实施,两大党规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通篇贯穿着“全面”与“从严”两个关键词,既为全体党员及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也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实现了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
1、自律立德,他律立规。《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强调自律重在立德,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全篇言简意赅,“四个必须”“八条规范”共309字覆盖全体党员及领导干部,树立新时期共产党人道德标杆。
《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全篇共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内容涉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个方面,详尽阐述党纪红线。
2、抬高标准,从严要求。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遵循管党治党的规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既固化了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的实践导向,也强化了越往后执纪越严、处分越重的治理理念,充分彰显了政党特色、党纪特征,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有力支撑。
两个法规彰显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3、严守党纪,永葆本色。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执政党,没有相关制度及纪律的严格要求,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在党内滋生蔓延,就会削弱党的根基,严重时,会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这不仅会亡党也会亡国。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党不仅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还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对党最大的威胁莫过于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对党的制度建设研究明显不足,党内规则的目标任务、体系框架缺乏理论支撑。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体现了我党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以更加积极、昂扬的态度应对新挑战。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深刻意识到党章党纪对所有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而且党内法规不是“橡皮泥”“稻草人”,要严格按照准则和条例办事,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守住纪律“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本色。
盐城市供销合作总社合作事业处 王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