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张越何以成为郭文贵呼之即来的走卒

   4月16日18时,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河北省政法委书记张越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张越被调查,或与其利用权力帮助郭文贵清扫宿敌、北京中垠投资有限公司原实际控制人曲龙有密切关联。(4月18日第一财经日报)
    接近曲龙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张越授意承德市公安局,在没有案件管辖权的前提下,就以“非法持有枪支”将曲龙逮捕,但最后并未提供相关任何犯罪证据。
    人们不禁要问:身为河北省政法委书记,张越为什么要帮助商人郭文贵清扫宿敌?
    这里不得不先说说“盘古会”。由神秘商人、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郭文贵牵头的“盘古会”,聚集了诸多高官巨贾,这个“盘古会”其实就是一个利益联盟。商人郭文贵借力打力,由高官出面,帮他扫清政商宿敌,拓张财富版图。高官从郭文贵非法获取的利益中分一杯羹。这种看似牢固政商关系实际上很脆弱。而随着郭文贵不知所踪、张越的落马,“盘古会”只剩下一地鸡毛。
    在商人郭文贵面前,贵为河北“政法王”的张越,不过是郭文贵的一个马仔。据熟悉两人关系的人士透露,郭文贵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跟他的一个朋友说:“我让张越2个小时赶来,他绝不敢迟到。”2小时之内,张越果然从河北赶到郭文贵办公室。
    河北“政法王”张越沦为商人郭文贵一条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走狗,说到底是权力观出了问题。张越信奉的是“有奶便是娘”,什么“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什么“执政为民”,早就没了影子。
    官商本是两道,政商关系必须泾渭分明。习总书记曾告诫各级官员,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李克强总理也曾说过:“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官商勾勾搭搭,眉来眼去,迟早要栽跟头。从已经落马的官员看,多数是因为官商勾搭,乱搞“权钱交易”,葬送了政治前程。有些贪官在落马后才幡然悔悟。例如,原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在悔过书中说“肠子都悔青了”。但也有个别贪官永远都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落马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庭审五日后,其辩护律师去秦城监狱看望刘志军时,顺便问刘志军,有没有话要带给女儿?刘志军表示,“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是叮嘱女儿,千万不要从政。”很显然,在刘志军看来,是从政害了自己,不从政就不会犯错误。殊不知,如果他能秉公用权,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勤者,政之要也。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将权力看成捞取好处的资本,迟早要翻船。官员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当然应当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对权力要多一份敬畏,自觉为民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人民谋福祉。官员如果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成天想着将权力变现,搞权钱交易,必然要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