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散文

读书与道德

    读书是一种道德人生境界。
  英国谚语曰:“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欧阳修指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格言联璧》讲:“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英国培根指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明代民族英雄和著名诗人于谦(公元1398—1457年),在《观书》一诗中,盛赞读书之乐,极写读书之趣,是一首极富人生智慧的哲学诗。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两眼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现代,北京有一位文化名人,在他的书房内,挂有一副对联云:“抛他难抛身外物,读我平生未读书。”当你在静静的书房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你的丰富人生阅历去解读书中所阐述的哲学智慧和人生理念有所悟的时候,可以明理,可以尝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顿时,你会将自己一生所追求的钱、权、名、色等“身外之物”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完全摆脱了令人痛苦的世俗的“功利境界”而升华为君子的“道德境界”。这里所说的“胸次全无一点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快乐和谐的人生境界。这正是“世事浮躁唯拥书城而心静,人间烦嚣但闻墨香而气平”。这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道德人生境界。在这一境界中,读书使我超脱世俗,读书使我心境宁静,读书使我知足常乐。这是一种心灵净化,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所以,法国著名哲学家梅里特在《人是机器》一书中,指出:“征服全世界,也抵不上一个哲学家在他的书房里所尝到的那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