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止杀——历史上的贤内助
五代十国时有一个叫周行逢的人,他本是楚国的一个士卒,因为有战功,逐渐升任到武清军节度使。南楚灭亡后,他很快就据有湖南全境。
自从周行逢得到武陵后,他开始推行“果于杀戮”的政策。在周行逢看来,频繁的杀戮乃是其富于谋略的表现。这样的心理决定了其杀戮之举是他手下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的。
能够阻止他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他的妻子严氏。严氏劝他不要滥杀:“人情有善恶,怎么能够一概都杀了呢?”周行逢起初也听不进去,愤怒地对她说:“妇人家哪里知道这些事!”见丈夫不听自己的劝告,严氏想要躲避眼前看到的这一切,她找到了一个理由:“家里种田的佃户,因为您已大富大贵了,不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多倚势侵害百姓的利益,我要回乡督促一下他们。”周行逢同意了她的请求。严氏回到家乡后,即在那里为自己造了一个房子,准备颐养天年。
妻子准备在家乡养老,周行逢觉得不妥,他回乡劝妻子跟他一起返城:“我已经富贵了,夫人您为什么还要自找苦吃呢?”丈夫相求,严氏抓住这个机会不放,继续规劝丈夫,说:“您想起做户长的时候了吗?老百姓因为交租晚了,常常要被鞭打。现在您富贵了,更应作众人的表率,怎么忘了当初做农民时的种种辛苦呢?”她又解释了自己为何不愿留在丈夫身边的原因:“您滥杀无辜而丧失人心。我之所以不想留在您身边,是因为一旦祸起,乡间较易保全自己的性命啊。”这几句话的分量很重,在周行逢的心里起了作用。从此,周行逢的杀戮行为多有收敛。(朱兆龙 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