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金应花在“刀刃”上
自担任马鞍村“第一书记”以来,农业部干部梁希震以一件又一件小事,点点滴滴地改变着湖南省永顺县高坪乡马鞍村的面貌。
2015年年底,马鞍村获得1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这笔钱怎么用?村“两委”几个班子成员想翻新老村部楼,给村民建读书室、活动室,让马鞍村“面子”好看。但梁希震却认为,钱应当花在“刀刃”上,这笔资金可以作为股金投入到马鞍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筹建中,不仅能更好地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还能按股比分享收益,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最终,村“两委”采纳了梁希震的意见。
“好钢用在刀刃上”。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对农村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每年都下拨大量扶持资金用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于农村发展而言,村集体资金就是块“好钢”,每一笔资金该怎么花,都应该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民主决策,杜绝资金浪费。
农村集体资金到底该怎么花,才算“好钢用在刀刃上”?关键是要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村部大楼修葺等锦上添花式项目上,就意味着对村民的投入变少;把资金用于筹建专业合作社等雪中送炭式的现代农业发展上,意味着更多的村民从中受益。用钱容易,但用好难。要实现“死钱变活钱”,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还有不少路要走,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当下更值得深思。
农村经济要实现健康发展,不仅要确保“好钢”精准投进“炼钢炉”,还要确保“好钢”以正确的方式投进“炼钢炉”的恰当位置,让资金这块“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如此才能惠及更多村民。然而,在脱贫奔小康的紧迫任务之下,无论怎样完善惠农政策,集体资金这块“好钢”总是有限的,一分一厘堪称宝贵,容不得一丝浪费。
用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才是硬道理。无论是村“两委”还是对口帮扶单位,都需要端正思想——不是为了“面子”好看,而是为了让乡亲们生活好起来。村民对“造盆景”“建风景”的面子工程极其反感,他们在乎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没有获得感,读书室、活动室建得越光鲜,村部大楼修得越漂亮,乡亲们奔小康的路会越长。
当前,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需要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而农村集体资金却十分有限。因此,资金这块“好钢”就必须真正用在“刀刃”上,杜绝无谓的开支。要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把集体资金用在真正有需要的项目建设上,产生雪中送炭的实际效果。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顾芸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