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创卫工作要做在平时

据报道,自7月下旬开始,山东省某市的大街小巷,一个特殊的群体显得很是“扎眼”——他们胳膊上戴着红袖章,或提着笤帚,或抓着抹布。他们不是环卫工人,而是来自该市某区各机关单位的公务员。报道显示,该区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考核”,发动了全区“各级各部门立即进入临战备考状态”,而公务员“扫街”,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创建卫生城市,营造清洁良好的生活环境,符合每一位民众的利益。不可否认,动员全员参与,能够从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的创卫意识,明白优美环境的来之不易,鄙弃随手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陋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分工和职业定位日渐明晰,对于公务员来说,扫街不在其正常职责范围之内。为了短期内达到改善市容市貌的效果,让其脱离岗位“扫街”是否合适?即便是已经“把坐班的人排成了三班,保证工作时间都有人值班”,依然显得不伦不类,不少群众对此也颇有微词。

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了迎接检查和暗访,搞突击式、运动式工作,事实上反映出某些地方平日里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创卫工作和党政机关其他各项工作一样,涉及地方民生改善和城市形象,应当竭尽全力、努力争取,但应该避免“毕其功于一役”的短视行为,注重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观、长期观。如果因一时投机取巧,让市容市貌在短期内做到整洁如新,但缺乏长期有效的市政环卫体系构建,即使一时成功,也终非长久之计。如此,反而适得其反,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不管是对城市卫生工作,还是对民生工程的落实,都要防止短期突击而使其变成了“走过场”的应付之举。试想,如果工作都能够做在平时,做到检查不检查一个样,评比不评比一个样,又何必“临时抱佛脚”呢?(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