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探头”终要跌跟头
前不久,某地纪检监察机关派出的明察暗访组在辖区内一景点执纪时,发现一辆外地号牌的公车有私用嫌疑,便向车辆所属纪检监察机关移交了线索证据。经查,该车确实是公车私用,违纪者受到了党纪处分。
这起案例告诉我们,躲“探头”终究要跌跟头。执纪不分地域,时时处处亮起扫射“四风”的探照灯,时间、地点、形式、内容上都不留死角盲区,违纪者才会收敛、收手、知止,“四风”问题才能祛除。
近期,中央纪委通报的“四风”问题典型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钻进“家庭餐厅”的吃喝、躲进企业食堂的接待,办公用房腾退安装的“玻璃门”、公车装上私家车牌照等形式不同的变异“四风”问题,只是披上了“马甲”或转移阵地而已。“四风”之疾的顽固性告诫我们,反“四风”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出击。
“四风”问题魔高一尺,执纪之“技”就要道高一丈。“四风”问题因其顽固性,决定了要打持久战;因其重要时间节点高发频发,决定了要打攻坚战;因其德行如地鼠,决定了要打游击战。“四风”问题跨地域、越时空,钻入“地下”、躲进“青纱帐”,进入监管盲区而肆无忌惮,其隐蔽性也给查处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面对“四风”跨地域,执纪者监督亦不能分区域。无论是纪检监察机关之间,还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都应建立信息互通、协同作战机制。
“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筑起反“四风”的铜墙铁壁需要你我添砖加瓦。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人自扫门前雪;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不管他人瓦上霜。只要大家联手联心联力,“四风”问题必将无处遁形。(柏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