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面“镜子”矫正自己
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播完,但在亿万观众心中激起的涟漪仍在荡漾。网民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纷纷点赞,可谓好评如潮。在众多点赞声中,有一个观点耐人深思,即称其为“这是一面镜子”。仔细想来,这一说法很有道理。
透过这面镜子,可以直观真切地看到党中央反腐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段话,通过镜头传向神州大地,向全国亿万人民,也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专题片用一个个真实的镜头、一组组确凿的数据、一幕幕鲜活的事例,向世人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为了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保持自身肌体健康,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伤的勇气、踏石留印的劲头,将正风反腐坚决进行到底,用铁一样的事实昭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正如有的网民所讲,“永远在路上”,既说明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更表明我们党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这面镜子的警示效应,发人深省,令人刻骨铭心。据了解,为了做好这部专题片,制作方行走22个省(区、市),采访70余位专家学者、纪检干部,访谈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个因贪腐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尤其是从不同角度剖析了40多个典型案例,有些案例情节甚至是首度曝光。功夫深处见效果。正是由于精心制作,该片内容生动丰富,使收看人数直线飙升,网民赞其“堪称一部经典大片,创造了专题片播放奇迹”“是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
而在有些网民看来,专题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警示效果。这“绝不是小刊小报的娱乐爆料,而是一场最真实、最有力、最震撼的现场直播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是最好的反腐教科书,是党员领导干部涤荡灵魂的最好清醒剂”,连续运用几个“最”字,看得出网民对这部片子评价之高。实事求是讲,选取如此多的真实案例,尤其是当事人直面镜头面向社会公众公开现身说法,确属不断创新之举,其警示效果可想而知。正如很多网民发出的感慨,“这是动真格的了”“太震撼了”“不可想象”。
这面镜子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更显得很有必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照照这面镜子,不仅要看看自己的外在言行,更要照照自己的党性。外在形象不佳的,要系系扣子、正正衣冠,拾掇一下自己;言行不端者,规范下自身的谈吐举止,增强遵规守纪意识,别因小事小节破了底线;党性不纯、心存侥幸、方向迷失者,当锤炼党性、磨砺心性、抛除杂念、看清方向、收手收敛、知止知耻。
好镜子就要用好。结合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好好照照自己,有问题则改正之;无,则加勉之。(王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