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从群众抱怨中找不足
笔者到某乡镇调研时发现,该乡镇唯一一条进城道路正在进行改扩建,开挖后的路面只盖了些泥土,简单地填平整。一旦碰上下雨天,来往的车辆很快就把路面轧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导致人车无法通行,引来群众不少抱怨:“乡里的领导,只关心路修得快不快,哪管我们出行方不方便!”
由于乡镇地处偏远,且多数为环山公路,“山路十八弯”不仅延长了群众进城办事的时间,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安全。对道路进行改扩建,本是顺应群众呼声之举,也是一项惠民工程。但从群众的抱怨中,却听得出群众对改扩建工作颇有微词,老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群众的抱怨,大都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焦点,代表了群众的心声和期待,折射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只顾埋头苦干,不注意从群众怨言里听民声、找不足,就容易陷入“工作年年搞,问题依旧多”的怪圈。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做不仅是苦干,而且要善做。从群众的抱怨中找不足,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这就是最好的“做”。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多与群众交流,多听一听群众的怨气,多聊一聊群众的难事,查摆问题、找准“病根”,把群众的牢骚意见作为开展工作的风向标,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才能真正把为民好事办好。(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