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彰显责任担当
9月15日凌晨,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肆虐福建、广东一带,福建省古田县卓洋乡庄里村党支部书记周炳耀在清理涵洞淤积物时被洪水卷走,不幸遇难,年仅45岁。那是早上6点,周炳耀第二次出门巡逻。妻子刘冬菊不太放心,就跟了出来。看到雨那么大,她劝周炳耀等等再说,可他说:“这是我的责任。”
“这是我的责任。”在外人看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周炳耀却是一名党员干部的觉悟使然。这话在平时或许只是意味着加班加点、苦点累点,可在这场与台风的抗争中,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完成了6条水泥路面硬化,建设了3条机耕路,7年里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480元增加到1.28万元,连续三届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这一串数字,是周炳耀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的“成绩单”,也是他作为党员干部为群众尽心尽责,敢于担当,不辜负群众信任和托付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周炳耀的所作所为就是对党员干部担当精神的很好诠释。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所处职位的责任心、源于党员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誓言。当前,正值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前行的道路尚有荆棘和阻碍,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勇于担起肩上的责任,敢于开拓创新,怀着饱满的热情和激情,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兢兢业业,在人民群众有困难时挺身而出。
“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这三个要求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又合而为一的。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是作风使然,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是担当所就,危难时刻能豁得出则是责任彰显。但这一切,都源于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守,让党员干部把为人民尽责谋利的重担落在肩上,把这份责任融在工作生活的点滴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涵洞被堵的紧要关头、危难时刻,周炳耀拼尽全力救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担当。(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