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心是腐蚀心灵的毒药
近日,媒体曝光了因贪污受贿而获刑的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原副主任姜一怀的忏悔书。他说道:“我也恐惧过,可是面对轻而易举到手的钱财,我不舍得放手,总是自欺欺人。”这句话引人深思,让人警醒。
相比于依靠个人辛勤劳动而得到的钱财,姜一怀凭借手中权力,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大量钱财,他怎么会“舍得放手”。但是,“不舍得”不劳而获的不义之财,终究会将自己套牢,让自己难躲牢狱之灾。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取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遵纪守法。然而,在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看到身边的商人开名车、住豪宅,过着奢华生活,自己觉得干得多却得到的少,心生嫉妒、攀比。为此,有的公权私用,从凭借一个电话、一张条子获取丰厚回报开始,最终变得愈发贪婪而不可收拾;有的心存侥幸,自以为自己的贪腐行为做得天衣无缝,于是胆大妄为。这些人在钱财诱惑面前逐渐迷失自我,把党纪国法抛在脑后,不择手段大肆进行权钱交易,结果不但自毁前程,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极大损害。
究其根源,就是这些人理想信念动摇、纪律意识淡薄、权力观扭曲。实际上,这些人当初也心怀为党努力工作的志向,也想成就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可是,一旦突破底线,贪欲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被打开,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正如姜一怀自己所言,“前半生顺风顺水,我对未来也自信满满”,在与老板打交道过程中,他心理逐渐失衡,嫉妒、攀比心像毒药一样腐蚀着他,思想深处的纪律防线也逐步失守。在一次又一次所谓的礼尚往来中,在轻轻松松地收着不义之财时,姜一怀彷徨过、恐惧过,但面对轻而易举获得的钱财,“不舍得放手”的贪欲占据了他的灵魂,让他难以回头。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正常的待遇和收入完全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实践证明,收受不义钱财,到头来只是罪恶的化身,成为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铁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领导干部要发财,可以靠自己的勤劳、能力和智慧。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获取不义之财、把权力沦为满足个人贪欲的工具,那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每一名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面对钱财诱惑要坚决顶住,时刻坚守纪律红线,要清楚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千万别让“不舍得”套牢了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所强调的,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肖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