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彰显为民情怀
“部门一张嘴,群众跑断腿。”大多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时,都曾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不大的事情,没有个三五趟跑不下来;确凿的事实,非要开具一些奇葩的证明。
诚然,有些事情自身复杂,办理难度大,一次办完反而显得有些草率。但大多数都是常规的事情,只要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好一些,服务流程更顺畅,部门间协调更通畅,实在没有必要一次次折腾群众。不少企业因把时间耗在了审批盖章上,错过了最佳的市场机遇,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有的群众因缺少一个奇葩证明,不得不辗转于互为前置条件的各部门间,多方解释,多头受气。纵然有些事情在舆论关注、领导干预下迅速解决,却难掩整体服务意识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带来根本性的转变。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简政放权,是政府的一次自我革命,必然要触及一些部门的利益。浙江把“最多跑一次”改革排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15项重点工作之首,就是在倒逼各级各部门通过减权、放权、治权,从“办事”做起,放下部门小利益,做好政府大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的这项改革不是“一刀切”,而是坚持“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理念。如果执行得好,无疑既能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又能防止一些干部为了简单化地保证“最多跑一次”而不计后果的倾向。
“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让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和企业过好日子”。再好的改革,只有决心和目标是不够的,没有担当精神和具体措施是不行的。浙江省政府领导决心已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不管难度有多大、困难有多少,都要勇于担当、往前推进。而在具体操作层面,国务院的大督查机制可以借鉴,发现问题毫不留情,发现典型予以推广,确保改革的压力层层传导,改革的措施落到实处。
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改革逐步推进需要时间,期待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彻底改到位!唯如此,才能真正彰显执政为民情怀和理念。(邦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