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十差”是改善机关作风的良策
承担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科室,工作人员天天免不了面对群众。重庆市南川区,就有95个这样的科室,南川区将评价这些科室的权力交给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不评“最优”评“最差”。上榜科室不仅要在当地登报曝光,主要负责人还将接受谈话,甚至面临调整。两年多以来,南川区24名上榜科室负责人接受诫勉谈话,2人岗位被调整。(2017年2月16日 《人民日报》)
长期以来,各级各单位往往是评选“十佳”进行表彰奖励,让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从而调动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此举对弘扬正气,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那些素质不高、不思上进、安于现状、工作拖沓的干部,恐怕就起不到多大的触动作用。而且往往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指点名道姓说问题、找差距,任其逍遥自在,这样只能贻误工作和事业。重庆市南川区评选“十差基层单位”,创新了工作评定形式,是机关作风和基层管理制度的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此举让那些作风不实,违法乱纪的干部“亮相”、“出丑”和问责,势必会警醒和鞭策那些“混日子”的干部,给他们增添工作压力,改变散、懒、玩、浮等工作作风问题,迎头赶上,有效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当然,要使这项评选作用真正落到实处,还需不断完善各项措施,在优劣评选过程中让群众有真正的发言权,公开、公平、公正,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只有全过程阳光操作,让群众有真正的发言权,并对被评选出的对象进行严厉的处罚,只有才能真正使其成为褒扬先进、鞭策后进、改善机关作风的一剂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