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聚人气莫动歪脑筋

近日,某地举办春季企业用工招聘会,笔者听闻几位在乡镇机关工作的干部也要悉数参加。原来,为聚集“人气”,政府对各乡镇参会人数作了硬性规定,不少乡镇只好找机关干部充数来完成任务。结果,广场上拥挤的人多,应聘签约的人少,看似阵仗很大,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每年春季,正是大量企业用工之际,也是求职人员找工作的宝贵时机。抓住这大好机遇,政府部门集中场地进行人才交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促进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这利民便民的想法值得赞扬。可若重在摆场面、布阵势,不顾实际需求,只为搞大“动静”,甚至好大喜功,一味地追求政绩,就使便民之举变了味。

仔细想想,为民办事,不一定非要搞得轰轰烈烈、追求“规模效应”,关键看有没有出实招、干实事,群众有没有从中真正得实惠。那些轰动的效应背后,折射出一些干部工作不接地气,没有把群众关心的、急需的摆在首要位置,而是避实就虚,只顾着为自己的工作“贴金”。如此一来,就算活动弄得再花哨、再多样,群众同样不买账、不认可。

人气体现风气。风气既存在于个体,又作用于社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应付任务或博取眼球而聚人气,并不能真正把惠民实事办好。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工作的延误和滞后,还会影响干群关系,带坏社会风气。相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就算人少点,实实在在地办民事、解民难,才是贴心之举,也才能真正赢得人气。同时,借助各类媒介,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并根据当地特点,引导供需对接,可能在“面”上难显成绩,但成效有了,老百姓自然会说好。

风气正,则人心聚;人心聚,则事业兴。(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