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交往应崇“亲”尚“清”
政商交往很有学问。如果把握得当,会实现双赢;一旦处理不妥,会一损俱损。此理从古至今不变。翻开史书,不难发现,一些封建王朝的“红顶商人”,与官僚彼此不分,亦商亦官,相互借力,各谋所需,到头来,官败商毁。看当下,一些领导干部落马的背后,大多有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的影子。政商本为两道,各有各的遵循,倘若罔顾其他,公私错位,各谋己利,出事是必然的。
政商交往的学问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早已给出答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
近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杨晓渡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上表示,让政府和企业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崇“亲”尚“清”,让政企关系和谐起来,让从政和经商环境更加清朗。此观点赢得舆论一片点赞。“政是政,商是商,当官发财两股道,甘蔗不能两头甜”“选择从政就不要在从政中发财,选择发财就去合法经商”……
政商交往应有度,这个度就是崇“亲”尚“清”。“亲”是指政府和企业之间团结、协同、互相尊重;“清”代表着清白干净,是指政府廉洁、企业规矩。做到这一点,作为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要本着服务的心态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主动帮扶,倾力相助,充分发挥服务保障职能,努力为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环境。
作为企业和商人,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利益观,恪守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原则,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实力打开市场,而不是靠所谓的“资源”“关系”寻找“第三条道路”,企图通过“弯道超车”。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谈到,“做好商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短期来看,有的企业家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一些资源,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也埋下祸根;或许这个关系当时支持了你,最后却把你拉下来,落得个人财两空的境地。此言既是一位成功企业家的忠告,也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道理。
不正当的东西终难长久。搞歪门邪道可能占了一时便宜,但终究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所以,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都要正道直行,走正道,才能立得住,站得稳。
官商勾结实质上是权力和金钱沆瀣一气,它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的秩序。反腐败将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明纪律,严格执纪,确保公权力正确行使,坚决斩断官商勾结的利益链,积极营造“亲”“清”和谐的政商关系。(王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