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四风”隐形变异要打“组合拳”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强化警示作用,保持对纠治“四风”的高压态势,日前,广东省纪委选择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从通报来看,一些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问题仍时有发生,有的公款超标准接待,有的大吃大喝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呈现出隐形变异的新情况新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语境下,党和政府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四风”问题得到有力遏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迫于反“四风”的巨大压力,明目张胆地搞“四风”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有些人依然心存侥幸,顶风违纪,通过翻新花样,移花接木,给“四风”穿上了“隐身衣”。特别是违规吃喝问题改头换面,从“地上”转入“地下”,换个马甲又登场,严重损坏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一方面说明个别党员干部身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仍还存在,甚至还有抬头趋势;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反“四风”的推进,腐败方式有了新的走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也给我们的各级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认真研究破解,通过调整新思路、提出新对策,以与时俱进的手段,打好组合拳,扒下“四风”的“马甲”,有力打击和遏制这些披上“隐形”外衣的“四风”问题。
精准监督。要打得狠,必须要识得准。对隐秘的违规公款吃喝和变异的“四风”问题要强化监督力度。如针对重要节点、重要部位、重点人群,开展拉网式、“点穴式”、“嵌入式”监督检查;同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善于积极引导群众监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机网络等高效便捷的优势,打造多元化、多层次、便捷化监督,形成无所不在的监督网络,使各种“打包”“夹私”的“四风”变异行为无所遁形,暴露在阳光下。
加强教育。四风”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反复性和顽固性,关键就在于思想意识上出了问题。应对“四风”隐形变异,各单位、各部门党组织要通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认真查摆“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身边的隐形“四风”问题。通过启动各种思想教育的手段,比如支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使当事者受到触动和警醒,增强转变作风的思想和行动的自觉性。
重拳棒喝。对隐形变异等吃喝问题要坚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不管资格有多老、级别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要一视同仁从严从重处理。并坚持“凡查皆曝、即查即曝、要案专曝”,通报曝光不能点到为止,要点名道姓,营造具有威慑力的监督氛围。同时,对查处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还要抽丝剥茧、深挖细查,将公款吃喝等背后隐藏的违纪问题一查到底、追究到位。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从思想意识上不能、不敢、不想穿着各种“马甲”搞“四风”。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荡涤“四风”不可能毕其力于一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必须时刻警醒,多管齐下持续发力,严抓严管,才能严防不正之风“死灰复燃”,切实把“四风”陋习“斩草除根”,共建共享清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