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略论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腐败”

 
略论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腐败” 
    

  腐败现象自古有之。从人类社会产生开始,腐败现象就滋生蔓延开来,成为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毒瘤”。尽管人们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但尚未找到根治腐败的有效方法和科学机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细致考察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当时的社会腐败现象进行了考察,科学地揭示了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类型及消除腐败的基本原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反腐倡廉思想。 
  一、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方式 
  腐败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腐败根源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直接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人本身是在实践之中产生的,本质上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人产生之后,不仅同自然相互交往,而且还必须与社会进行交往。因为,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形成了生产关系,各种各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关系。因此,社会本身就是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之中产生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它所产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社会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时,整个社会变革的时代就要到来了。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包括法律设施、政治设施以及宗教、法律、政治思想等在内构成的上层建筑也会随之放生变化。因此,可以说,腐败现象产生于人类社会之中,归根到底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现象,根源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反腐倡廉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应以社会生产为基础,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 
  二、腐败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腐败 
  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腐败现象根源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因此,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的腐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古代和中世纪的腐败、资本主义的腐败。 
  古代和中世纪的腐败根源于当时国家与社会的特殊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尚未从国家中分离出来,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国家管理着一切社会权力,控制着一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因此,在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完全依附于国家,不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人员来监督国家,也无法防止国家及其工作人员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因此,马克思指出:“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君主制只是国家制度的一种,并且是不好的一种。”国家与社会的这种关系是各种专制制度存在的基础,也是古代和中世纪国家制度和机器腐败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腐败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就应显现出来。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资本主义的腐败根源就在于国家及其官僚制度的存在。国家和社会处于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国家的本质要求民主。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极少数资本家所有,广大劳动人民基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位。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定了掌握社会财富的资本家也掌握着国家政权,担负着管理国家的职能。而这个公职根本上必然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广大劳动人民尽管被赋予了民主的权力,却无法真正享有。因此,人民群众所具有的民主权力仅仅是资本主义时代“虚假民主”的真实写照。总之,资本主义时代的腐败根源之一就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国家及其官僚制度的存在。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掌握着一切公共权力和强制性的物质力量和意识形态工具,西方的民主制就只是行政权力的装饰品。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官吏凌驾于社会之上,随时可以抛弃这个民主的饰物。由于虚伪的民主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行政权力机关滥用权力形成的腐败就在所难免。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无法避免腐败。 
  三、消除腐败现象的理性思考 
  在分析了腐败产生的根源和腐败的类型之后,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消除腐败现象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些理性思考。防止权力腐败现象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改造传统的国家工作机器,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因此,他们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科学构想。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终会被共产主义社会所替代。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现象。因而,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人民通过物产阶级革命获得了政治权利,并且共同享有这些权利。国家的公职人员仅仅是公仆,是真正能够担负社会职能的以劳动者的利益和彻底解放为目的的。因此,共产主义社会的政府应该是“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实现真正民主的政府。 
  要建立“廉洁政府”,首先必须通过物产阶级革命打破旧的国家机器,让人民收回权力;其次,要用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第三,无产阶级政党还要采取措施,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党内民主;第四,无产阶级政党还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源头上阻塞腐败现象发生的源头。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腐败的类型以及消除腐败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与理性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有特色的思想。这对于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腐败现象也随之滋生蔓延,这对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如不加以遏制,势必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更要认真学习、深入挖掘经典作家的反腐倡廉思想,尤其是要站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真正建立起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来源:摘自《反腐倡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