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苏区精神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苏区精神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彭光华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苏区精神,对于我们始终不渝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提出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一要求,强调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这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是一脉相承的。始终不渝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不断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苏区精神对反腐倡廉建设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苏区时期正是中国革命最为困难的时期,革命先驱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权建设。支撑和推动无数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这启示我们,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首要任务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始终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要与时俱进,把握客观规律,找准党员干部的心灵共鸣,把追求共产主义信仰和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走正路、拒歪风。
  坚持一心为民,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是这一宗旨的集中反映。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苏区政府就是这样做的。这告诉我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建立健全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的科学决策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教育、医疗、征地拆迁、保障性住房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以务实举措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弘扬优良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年苏区人民广为传唱的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穿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生动反映了苏区干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要坚持群众路线,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坚决纠正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要坚决纠正不切实际、不顾民力、急功近利的决策和乱铺摊子、乱上项目、劳民伤财的行为,坚决纠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问题。
  清除腐败现象,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只要存在公权力,就存在腐败的危险,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样面临着贪污浪费等腐败现象的威胁。但是苏维埃政权决不容忍腐败的滋生蔓延,从一开始就进行坚决斗争。各级工农检察部经常组织巡回检查,广泛动员群众检举,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今天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执行《党章》、《廉政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等各项规定。要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监督实效。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认真落实“四个严肃查办”的要求,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苏区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措施,留下了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制度建设。苏区高度重视民主建设,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监督政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法律法规,在土地、婚姻、劳动、经济、教育、司法等领域均颁布了法律。弘扬苏区精神,就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改革创新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最大限度减少滋生腐败的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作者系江西省赣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