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修德保纯洁
为政修德保纯洁
大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宋 勇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干部的德,即从政道德,俗称官德,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等。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提出“保持党的纯洁性”目标时,强调要“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大力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由此看出从政道德与党的纯洁性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保持党的纯洁性必然将从政道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政道德对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同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为政修德是保持纯洁性的必然途径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出现贪赃枉法、损公肥私,以权谋私、大肆敛财等腐败现象,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则表现出党员干部丧失了廉洁奉公的好品德,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违背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中央党校春节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要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进一步指明了为政修德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途径。
从政道德与党的纯洁性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干部和公务员代表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承担公共责任,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更要具有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这与党的纯洁性要求一脉相承。因此,党的纯洁性是从政道德的前提和基础,从政道德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二者本质是一致的。
从政道德是保持纯洁性的首道防线。无数事实证明,官德是官员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官德缺失往往是官员腐败的第一道溃口。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不讲德行、不重操守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人甚至发展到不讲良心、不顾廉耻,贪赃枉法、腐化堕落,道德滑坡到令人震惊的地步,严重违背了党的纯洁性要求,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干部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从政道德建设,筑牢保持思想纯洁的防线,努力成为道德高尚的楷模和廉洁奉公的表率。
从政道德是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内容。从现实来看,党风问题说到底是道德问题,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既是党的建设内容,也是党风建设的突破口。习近平同志一再教育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弘扬中华民族和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清廉形象。
良好官德是保持纯洁性的现实表现
人民群众对党的纯洁性最直观的评价就是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形象。个人道德水准高,党员干部的纯洁性自然就强;道德水准低下,自身必然存在不纯洁的问题。孔繁森、郑培民等党的优秀干部,都是以自身道德力量赢得群众的“口碑”,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德是党的纯洁性的风向标。
官德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党一直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严防“带病入党”和“带病提拔”,以纯洁的党员干部队伍夯实事业发展的基础。德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没有道德的发展,就没有个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潜能素质发展、社会关系协调发展、主体人格完善发展。各级干部只有注重道德修养,才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才能以道德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群众,获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反之,违背纯洁性要求,官德失范,就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失去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官德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和政府要治国理政,取信于民,离不开良好道德形象的支撑,道德形象是党和政府权威确立的基础,彰显和表达党的纯洁性,也是群众和国际社会评价党和政府的主要依据,而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取决于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形象。只有具备良好的官德,党员干部才能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来源和性质,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公平、公正地分配各种公共资源,自觉抵御各种权力寻租行为,防止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行为的发生,有力维护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
官德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官德彰则民德显,官德丧则民德失。古人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各级党员干部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组织管理者,应在道德修养上确立比群众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才能对社会道德有直接的导向性作用,引领社会风尚。只有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讲名利、无私奉献,不惜为党和人民事业牺牲个人的一切等先进道德理念,才能将党的纯洁性的要求切实转化为社会风尚的目标追求,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有力武器。
官德养成贯穿保持纯洁性的全过程
官德养成既要立足于道德自身的特殊性,又要结合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基本要求,既需要内在的修炼和培养,更需要外在的刚性监督和制约,以此加快道德内化过程,营造人人讲从政道德的良好氛围,形成与党的纯洁性要求相一致的政治生态。
一靠教育。经常性地开展从政道德教育,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党员干部自尊、自重、自省、自律,增强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意识。要扎实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轮训工作,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深入开展党的知识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设立党员示范岗,增强党员干部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定期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洁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真正让教育入脑入心。
二靠制度。“制度决定官员的变形与扭曲”,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无德官员不敢轻易作恶;而一个坏的制度,却能让天使变成魔鬼,将人性的恶无限放大。要在严格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道德立法工作,加快干部道德法制化进程。深入推进制度创新,规范权力运行,克服人性弱点和道德盲区,努力做到以德治官与依法治权有机结合,织密预防道德失范的制度网。
三靠监督。没有监督很难培养官员的敬畏之心,而没有敬畏之心,干部的道德水准就容易滑坡。要加强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干部之间的监督,高度重视媒体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切实将干部的权力运作置于阳光下。各级领导干部要纠正那种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观念,增强主动接受监督和依法保护监督的意识。凡重大决策,必须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凡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依照相关规定向群众公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四靠纪律。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履行公务时准确把握道德规范和准则,及时纠正种种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切实将纪律规定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积极发挥职能,严肃查处违反纪律的行为包括各类腐败案件,加大对违法乱纪干部的问责力度,让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的理念深入人心,努力使党的纯洁性要求落实到为政修德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