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责思为葆“三清”
知责思为葆“三清”
宋 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鲜明立场,指明了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就职演讲以责任贯彻始终,对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问题,发出“全党必须警醒起来”的号召,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重视。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应清醒认识到维护“三清”是自己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必须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在永葆“三清”中实现更大作为,作出新的贡献。
一、知责实干,葆干部清正
清正是党员干部做人立业之本,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基础,必须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廉洁自律工作,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优良作风,实现干部廉洁从政。为此,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真心谋事。自觉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深学理论、精学业务、广学知识,要用科学的理念来谋划纪检监察工作,紧扣中心大局,主动融入,全力保驾护航;深入研究新形势,创新思路,倾力打造特色;注重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着力提升工作水平。要潜心干事。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坚持查处与保护并重,在保持惩腐高压态势的同时,充分发挥诫勉谈话、询问质询等预警监督作用,防微杜渐,对受到诬告的,及时澄清是非,消除影响。要恒心成事。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应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言、慎行。带头弘扬务实作风,围绕十八大部署的反腐倡廉目标任务,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对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敢抓敢管,严肃查处,努力营造干净干事、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二、知责创新,葆政府清廉
政府清廉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关键,需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进一步转变党政机关职能,加快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实现公共权力廉洁运行。健全源头预防体制。积极探索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三公”领域市场运行机制,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管,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推行“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和一个末位表态制度,认真开展工程建设、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 “清权、确权、管权、督权”工作,全面实施党务、政务、事务公开制度,形成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规范简政放权制度。推行部门服务职能化,扎实开展“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实施审批事项再减、权力身份再编、运行流程再造、裁量空间再限“四再”工程,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效能监督,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及时发现影响发展环境的深层次问题,严格问责问效,督促政府部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全程服务。
三、知责为民,葆政治清明
政治清明是建设廉洁政治的核心。纪检监察组织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监督政府行为、维护自身利益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党群干群连心互动局面,实现政治文明廉洁发展。坚持群众主体地位。进一步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正确引导和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在民意表达、参与监督等方面的功能,落实群众表达权;在查信办案中推行双向承诺、举报助查、公开听证、公开答辩等制度,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勤廉问责评议等制度,落实群众的评判权、建议权。坚决纠风治乱。构建“大纠风”工作网络,实施行风观察预警、作风暗访直查、问题跟踪督查三项机制,加强分析预警、问题查纠和落实整改,推进行风建设。坚定服务理念。深入开展 “金桥行动”、“进村入户”等活动,实施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加强农村基层、“两新”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推动社会管理改革和创新,实现从侧重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适应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者系大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