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反腐倡廉如何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

反腐倡廉如何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 
 吴 静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新时期全面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坚持用统筹的理念、系统的思维、创新的思路和举措研究解决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发挥好服务、保障和促进作用。
    围绕推进城乡共建,加强对城乡统筹规划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统筹城乡发展,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是基础。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制定之初就及时介入,积极推行专家论证和社会听证制度,依靠相关部门、专家和群众的参与,加强对规划科学性、统筹性和可行性的监督。加强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集约用地、耕地保护、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要重点加强对农田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安全、资金运行安全、权力行使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
    围绕推进产业共进,大力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发展是核心。在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农村相比城市,发展的软、硬环境均有差距,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较弱。要加强对“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坚决维护和保障“三农”工作大局。坚持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不断完善市、县、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治庸治懒、问责提效活动,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积极适应产业项目、资金向农村转移的形势,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执行招商引资项目科学论证制度和考核评价等制度,加强风险排查和效能监察,及时发现和化解廉政风险。
    围绕推进成果共享,建立完善保障农民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专项治理和机制制度创新,大力纠正教育、医疗、强农惠农、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围绕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加强对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及医疗、文化、科技事业发展等重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力实施“网格监察”工程,积极构建行政审批监察、社会管理监察、政风行风热线监察等三大基础平台,建立健全效能监察、廉政监察和便民服务三大系统,对部门、党员干部廉洁履职和作风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和处置。
    围绕推进基础共筑,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是基础和保障。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健全基层纪检组织,配齐配强人员,落实办公经费。结合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推进农村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向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集体和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建立健全基层纪检组织工作运行、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作者为湖北省宜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