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近日,由湖南省道县政府办牵头,组织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监察局、政务服务中心、减负办、民政局等单位,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形式,对县直单位政(事)务公开及乡镇场(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了督查。通过这次督查,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全县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采取措施和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湖南省道县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中央有关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加强政务服务的文件精神,着力抓好政务公开基础工作,政务公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加强。该县普遍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了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政务公开工作有关要求分解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措施。绝大部分乡镇场(街道)、县直单位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年度内均召开了一次以上的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政务公开相关工作,从不同方面积极探索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县计生委、国税局等单位注重工作机制,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每年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本系统年度工作督查内容;县公安局注重工作实效,结合本单位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务公开文化体系;富塘乡、清塘镇、白芒铺镇等乡镇注重平台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完善了政务中心等硬件建设;县地税局、人社局、民政局等单位注重保障措施,将政务公开经费列入年初预算。
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该县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建设,把依制度公开、靠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作为政务公开工作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对政务公开的工作机制、公开形式、网站管理、保密要求、考核办法等作出具体规定,制定了主动公开、信息发布、保密审查、依申请公开、考核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有效规范了政务公开工作程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部分单位在依照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创新式地制定了一系列政务公开制度。如县计生委制订了《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度》等。
平台载体建设不断拓展。该县多数单位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拓展公开平台建设,创新公开形式。一是按照便民、实用的原则,在方便群众查阅的地方设立了政务公开墙或公开栏。二是有条件的单位设置了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查阅办事。如县地税局、林业局、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三是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作用。如县公安局等单位的领导,利用电视平台向群众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县城投公司、疾控中心等单位积极参与道县政府网“嘉宾访谈”栏目,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县教育局、规建局、人社局等单位通过县政府网站或本单位网站及时发布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物资采购、人事招考等信息。四是努力拓展其他公开渠道。县地税局、房产局、国土局等部门印制了办事宣传手册或公开卡,方便了群众办事。县国税局在为纳税人提供的饮水纸杯上印有服务电话、投诉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部分单位开通了电话热线。
基层政务公开稳步推进。一是加大了基层政务中心建设力度。目前,全县建制镇基本建有政务服务中心。二是拓展了基层政务公开方式方法。乡镇场(街道)积极探索村(社)务公开的有效形式,部分村的村务公开软件硬件设施逐步改善,成为便民服务的主要场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务公开意识有待提高。从督查情况看,该县绝大部分单位都能充分意识到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仍有少数部门和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思想意识淡薄,未能按照上级和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认真履职履责,把政务公开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来对待,认为只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如:一些单位未见政务公开相关文件资料及政务公开栏,或政务公开栏长期未更新、充实,或者没有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思想意识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政务公开力度亟待加强。一是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制度不够健全。督查发现,一些单位政务公开审查制度、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公开投诉制度等尚未建立;一些部门政务公开档案资料管理不够完善,资料的收集和归档管理不到位,公开过程和公开结果等档案材料缺失。部分单位无政务公开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措施,政务公开制度不能随着工作形势的发展适时完善,有的甚至仍沿用几年前制定的一些规定,制度建设滞后。二是网上政务公开和对内公开项目力度明显不足。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变更或保存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部分乡镇和县直单位一年来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栏未发布一条信息,致使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公开的政府信息远远落后实际信息。同时,各乡镇各单位编制的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所涉及的内容按规定应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布,但是至今还有部分单位未上报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和年度报告。另外,各单位工程物资采购、重大资金分配、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等应该对内公示的项目普遍未对内公示。
部分乡镇场(街道)平台建设不到位。一是乡镇政务中心硬件建设仍然滞后。部分乡镇政务大厅仍在建设中,一些乡镇还未建立政务大厅。二是政务大厅办事服务情况还不尽如人意。督查中发现,一些建制镇的政务中心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是依然存在服务项目少、人员配备少、办事效率低、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不够规范。督查中发现,该县各个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然存在公开不够主动、内容不够全面、公布不够及时、方式不够规范等问题。一些单位主动性不够,对重点内容、关键信息避重就轻或选择性公开。一些单位公开范围不广,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规划计划、办理结果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公开还比较欠缺。一些单位公开的信息陈旧、时效性差,领导调整、政策变更等信息未及时更新。一些单位还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只在板报和公布墙上公开,不能很好地利用电子方式和网络方式进行信息公开。
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未普及。大部分单位未启用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及网上审批渠道,目前使用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主要是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录入较好的主要是房产、国土、交通、农机、林业窗口等。未进驻的部门,大都没有接入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没有应用这一系统办事。全县网上政务服务事项408项,实际受理事项181项,产生数据的只有3700项,基本上是二次补录,没有实现在线办理、高效便民的初衷。
三、工作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要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科室)职责。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结合这次督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尽快研究制定本单位的整改措施。
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要求乡镇场(街道)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政务中心硬件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八有”要求进行整改落实,确保今年达到省、市要求的100%乡镇建有政务中心。加强对进驻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日常考核,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进一步增强村务公开规范化建设,积极培育村务公开示范点,实行以点带面、总结推广的工作模式,深化政务公开。各部门要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县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公报、电视、网络、服务监督电话以及信息公开栏等渠道的辅助作用,有条件的部门应加快网上政务大厅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要求各单位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政务公开栏,参照《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事)务公开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结合当前实际,于12月10日前修复、调整、充实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开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环保、计划生育、交通、通讯等8个行业,要全面推进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推动办事公开向农村、社区延伸,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要进一步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应用。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和监察系统的应用,关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逐项地抓好工作落实。一要按照“必须用”的原则,迅速启动系统应用工作;二要按照“学会用”的原则,认真抓好系统建设培训;三要按照“广泛用”的原则,不断扩大系统使用范围,实现在线办理,网上审批。
要认真落实好“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根据省市相关文件及《道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行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的通知》要求,在全县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两集中两到位”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把握实施工作重点。在201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县直单位“两集中两到位”的改革工作任务。
要进一步加强资料整理。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和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各单位要按照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并按要求以纸质与电子文档两种形式报县政务公开办。(作者作者: 吴越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纪委)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湖南省道县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中央有关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加强政务服务的文件精神,着力抓好政务公开基础工作,政务公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加强。该县普遍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了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政务公开工作有关要求分解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措施。绝大部分乡镇场(街道)、县直单位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年度内均召开了一次以上的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政务公开相关工作,从不同方面积极探索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县计生委、国税局等单位注重工作机制,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每年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本系统年度工作督查内容;县公安局注重工作实效,结合本单位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务公开文化体系;富塘乡、清塘镇、白芒铺镇等乡镇注重平台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完善了政务中心等硬件建设;县地税局、人社局、民政局等单位注重保障措施,将政务公开经费列入年初预算。
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该县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建设,把依制度公开、靠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作为政务公开工作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对政务公开的工作机制、公开形式、网站管理、保密要求、考核办法等作出具体规定,制定了主动公开、信息发布、保密审查、依申请公开、考核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有效规范了政务公开工作程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部分单位在依照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创新式地制定了一系列政务公开制度。如县计生委制订了《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度》等。
平台载体建设不断拓展。该县多数单位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拓展公开平台建设,创新公开形式。一是按照便民、实用的原则,在方便群众查阅的地方设立了政务公开墙或公开栏。二是有条件的单位设置了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查阅办事。如县地税局、林业局、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三是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作用。如县公安局等单位的领导,利用电视平台向群众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县城投公司、疾控中心等单位积极参与道县政府网“嘉宾访谈”栏目,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县教育局、规建局、人社局等单位通过县政府网站或本单位网站及时发布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物资采购、人事招考等信息。四是努力拓展其他公开渠道。县地税局、房产局、国土局等部门印制了办事宣传手册或公开卡,方便了群众办事。县国税局在为纳税人提供的饮水纸杯上印有服务电话、投诉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部分单位开通了电话热线。
基层政务公开稳步推进。一是加大了基层政务中心建设力度。目前,全县建制镇基本建有政务服务中心。二是拓展了基层政务公开方式方法。乡镇场(街道)积极探索村(社)务公开的有效形式,部分村的村务公开软件硬件设施逐步改善,成为便民服务的主要场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务公开意识有待提高。从督查情况看,该县绝大部分单位都能充分意识到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仍有少数部门和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思想意识淡薄,未能按照上级和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认真履职履责,把政务公开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来对待,认为只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如:一些单位未见政务公开相关文件资料及政务公开栏,或政务公开栏长期未更新、充实,或者没有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思想意识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政务公开力度亟待加强。一是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制度不够健全。督查发现,一些单位政务公开审查制度、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公开投诉制度等尚未建立;一些部门政务公开档案资料管理不够完善,资料的收集和归档管理不到位,公开过程和公开结果等档案材料缺失。部分单位无政务公开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措施,政务公开制度不能随着工作形势的发展适时完善,有的甚至仍沿用几年前制定的一些规定,制度建设滞后。二是网上政务公开和对内公开项目力度明显不足。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变更或保存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部分乡镇和县直单位一年来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栏未发布一条信息,致使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公开的政府信息远远落后实际信息。同时,各乡镇各单位编制的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所涉及的内容按规定应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布,但是至今还有部分单位未上报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和年度报告。另外,各单位工程物资采购、重大资金分配、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等应该对内公示的项目普遍未对内公示。
部分乡镇场(街道)平台建设不到位。一是乡镇政务中心硬件建设仍然滞后。部分乡镇政务大厅仍在建设中,一些乡镇还未建立政务大厅。二是政务大厅办事服务情况还不尽如人意。督查中发现,一些建制镇的政务中心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是依然存在服务项目少、人员配备少、办事效率低、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不够规范。督查中发现,该县各个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然存在公开不够主动、内容不够全面、公布不够及时、方式不够规范等问题。一些单位主动性不够,对重点内容、关键信息避重就轻或选择性公开。一些单位公开范围不广,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规划计划、办理结果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公开还比较欠缺。一些单位公开的信息陈旧、时效性差,领导调整、政策变更等信息未及时更新。一些单位还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只在板报和公布墙上公开,不能很好地利用电子方式和网络方式进行信息公开。
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未普及。大部分单位未启用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及网上审批渠道,目前使用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主要是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录入较好的主要是房产、国土、交通、农机、林业窗口等。未进驻的部门,大都没有接入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没有应用这一系统办事。全县网上政务服务事项408项,实际受理事项181项,产生数据的只有3700项,基本上是二次补录,没有实现在线办理、高效便民的初衷。
三、工作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要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科室)职责。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结合这次督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尽快研究制定本单位的整改措施。
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要求乡镇场(街道)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政务中心硬件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八有”要求进行整改落实,确保今年达到省、市要求的100%乡镇建有政务中心。加强对进驻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日常考核,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进一步增强村务公开规范化建设,积极培育村务公开示范点,实行以点带面、总结推广的工作模式,深化政务公开。各部门要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县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公报、电视、网络、服务监督电话以及信息公开栏等渠道的辅助作用,有条件的部门应加快网上政务大厅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要求各单位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政务公开栏,参照《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事)务公开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结合当前实际,于12月10日前修复、调整、充实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开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环保、计划生育、交通、通讯等8个行业,要全面推进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推动办事公开向农村、社区延伸,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要进一步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应用。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和监察系统的应用,关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逐项地抓好工作落实。一要按照“必须用”的原则,迅速启动系统应用工作;二要按照“学会用”的原则,认真抓好系统建设培训;三要按照“广泛用”的原则,不断扩大系统使用范围,实现在线办理,网上审批。
要认真落实好“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根据省市相关文件及《道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行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的通知》要求,在全县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两集中两到位”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把握实施工作重点。在201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县直单位“两集中两到位”的改革工作任务。
要进一步加强资料整理。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和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各单位要按照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并按要求以纸质与电子文档两种形式报县政务公开办。(作者作者: 吴越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纪委)
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