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权力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
以权力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
□ 彭国甫
□ 彭国甫
监督和制约主体的相对独立性
监督的人、监督的单位要有相对独立性。监督和制约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是以权力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的本质要求。没有独立性,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和制约主体,无法履行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的职责。
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独立性:组织机构依法设置的独立性;工作人员依法任命的独立性;监督和制约活动依法进行的独立性。从我们目前的现实生活来分析,我们监督主体的各方面,相对独立性较强的有哪些呢?
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新闻舆论的监督。现在一些领导不怕天、不怕地,就怕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把他炒出来,领导一批字,就玩完了。传统媒体监督很容易直接、很快地进入到上级领导的监督视野。
网络监督。如果把网络这种新兴的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那么这种监督的独立性、强制性、震慑力是相当大的。所以现在当领导干部,没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没有高超的协调能力,没有高超的自律能力,是很难把一个地方协调好、稳定好、发展好的。有的领导干部似乎患了“网络恐惧症”,我觉得没有必要。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我们就改变自己的心态。网络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包治 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主动融入网络、科学引导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群众监督。群众监督,现在有组织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趋势,有很强的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性不是很强的监督,我觉得有这么几种专门监督,比如纪检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这些监督都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对独立性还不强,与它们有效履行职责相比较还有一些薄弱环节、还有一些差距。
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独立性:组织机构依法设置的独立性;工作人员依法任命的独立性;监督和制约活动依法进行的独立性。从我们目前的现实生活来分析,我们监督主体的各方面,相对独立性较强的有哪些呢?
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新闻舆论的监督。现在一些领导不怕天、不怕地,就怕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把他炒出来,领导一批字,就玩完了。传统媒体监督很容易直接、很快地进入到上级领导的监督视野。
网络监督。如果把网络这种新兴的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那么这种监督的独立性、强制性、震慑力是相当大的。所以现在当领导干部,没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没有高超的协调能力,没有高超的自律能力,是很难把一个地方协调好、稳定好、发展好的。有的领导干部似乎患了“网络恐惧症”,我觉得没有必要。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我们就改变自己的心态。网络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包治 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主动融入网络、科学引导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群众监督。群众监督,现在有组织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趋势,有很强的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性不是很强的监督,我觉得有这么几种专门监督,比如纪检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这些监督都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对独立性还不强,与它们有效履行职责相比较还有一些薄弱环节、还有一些差距。
监督和制约力量的相对对等性
监督的人和单位与被监督的人和单位的力量要相对对称,也就是说只有这两者地位对等、力量对称的情况下各司其职,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如果监督和制约主体的力量明显弱于监督和制约客体的力量,主体就无法有效对客体实施监督和制约。
从我们国家来讲,我觉得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应该说主体的监督力量很强大。至于同级监督、外部的专门监督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有很多变量,要具体分析才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个地方的党委领导班子是团结的、廉洁的、公正的,那么这些机构对同级、对下级的监督力量是强大的;如果一个地方的党委领导班子不团结、政治素质不高,不清正廉洁,那么这些专门监督机构对同级、对下级的监督力量与被监督的力量是不对称的。比如检察院要对某个干部立案查处,如果县委书记是正派的,是坚强的,那么检察院就会所向无敌;如果这个县委书记也是个腐败分子,甚至被查的对象跟这个县委书记还有关系,那县委书记还会让检察院去查吗?
这样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不是没有啊!难怪中国的老百姓有那么强烈的清官心理!我们当领导干部的,特别是当“一把手”的要自重啊!
从我们国家来讲,我觉得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应该说主体的监督力量很强大。至于同级监督、外部的专门监督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有很多变量,要具体分析才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个地方的党委领导班子是团结的、廉洁的、公正的,那么这些机构对同级、对下级的监督力量是强大的;如果一个地方的党委领导班子不团结、政治素质不高,不清正廉洁,那么这些专门监督机构对同级、对下级的监督力量与被监督的力量是不对称的。比如检察院要对某个干部立案查处,如果县委书记是正派的,是坚强的,那么检察院就会所向无敌;如果这个县委书记也是个腐败分子,甚至被查的对象跟这个县委书记还有关系,那县委书记还会让检察院去查吗?
这样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不是没有啊!难怪中国的老百姓有那么强烈的清官心理!我们当领导干部的,特别是当“一把手”的要自重啊!
客体的相对公开性和手段的相对强制性
公开是主体对客体实施有效监督和制约的前提和基础。在主体相对独立、主体和客体的力量相对称的情况下,客体的公开程度与主体对客体监督和制约的有效程度成正比。没有公开性,就没有主体对客体监督和制约的有效性。近年来,我们在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政务公开的广度、深度、严格性、规范性、科学性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客观愿望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固然要着力推进村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但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逐步有序地推进党务公开。
强制性是保证监督和制约主体权威的重要前提,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手段,就无法有效实现权力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当然,被监督对象对主体的“合作”是相当重要的,但有效监督和制约不能以客体是否“合作”为前提。
不管客体是否愿意接受监督和制约,都要坚定不移、强而有力地实施监督和制约。如果一意孤行不接受监督,就要依法依纪强制执行。比如“双规”制度,就是一种有效手段,审判方法上可以利用有效证据打心理战,促使被监督对象主动全面交代问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政务公开的广度、深度、严格性、规范性、科学性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客观愿望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固然要着力推进村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但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逐步有序地推进党务公开。
强制性是保证监督和制约主体权威的重要前提,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手段,就无法有效实现权力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当然,被监督对象对主体的“合作”是相当重要的,但有效监督和制约不能以客体是否“合作”为前提。
不管客体是否愿意接受监督和制约,都要坚定不移、强而有力地实施监督和制约。如果一意孤行不接受监督,就要依法依纪强制执行。比如“双规”制度,就是一种有效手段,审判方法上可以利用有效证据打心理战,促使被监督对象主动全面交代问题。
(作者系岳阳市委副书记、岳阳县委书记。本文据作者在岳阳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岳阳县巡回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整理,择要刊发)
来源:《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