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加快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思考


加快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思考

  □ 黄进发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过半,惩防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建立。如何进一步理清思路,以扩大实践成果,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惩防体系的构建内容上,应坚持“规范权力”与“规范市场”相结合
  
  一方面,应重点规范权力运行。权力取得、配置、运行、问效等环节的失范,都极易导致腐败滋生,规范权力运行应着重围绕上述环节来展开。权力取得环节重在依法清权确权,并全面公示权力清单,明确法无授权不得行使,防止“权力扩张”;权力配置环节重在适度分权制衡,并辅以科学严密的流程设计和程序规范,明确非按程序规定不得行使,防止“权力垄断”;权力运行环节重在透明公开,接受各方监督,防止“权力暗箱操作”;权力问效环节重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结果的评价,以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引导权力正确行使,防止“权责脱节”。这四个环节只有形成闭环效应,才能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另一方面,应着力健全市场机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有时还习惯借助行政管制的力量,导致行政权力不时直接介入微观经济乃至替代市场机制,进而引发权力“设租寻租”问题。这就必须从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中介的边界入手,构建政府依法调控、市场配置资源、中介诚信服务的市场运行机制。政府依法调控,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削减行政管制包括行政审批等权限,不断降低政府直接参与竞争的程度,实现行政模式由传统的“制定规则、强制执行”向新型的“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市场中介使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转变,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市场配置资源,就是要通过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等机制,逐步取消政府对“竞争性、有限性、垄断性”公共资源的指令性配置方式,把能够通过市场配置的项目一律交给市场,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其他竞争方式进行,切断行政权力干预市场机制的渠道,从源头上防范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中介诚信服务,就是要通过培育中介组织、完善竞争机制、健全信用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使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服务、沟通、监督市场活动的作用,改变由行政机关垄断公共服务从而造成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现象。当前要重点解决中介组织种类不齐全、经营不独立、行为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着力整治“官中介”、“假中介”、“黑中介”以及“中介不中”,引导社会力量健康发展。
  
  在惩防体系的构建途径上,应坚持“制度固化”与“科技催化”相结合
  
  如何把反腐败的实践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并确保执行到位,是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的治本之策。首先,制度设计是前提。应以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逐步健全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长效制度体系。应着重从反复发生的问题上找规律,从普遍发生的问题上找原因,紧紧抓住权力运行、市场交易、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堵塞体制机制漏洞。其次,制度执行是关键。当前一些制度没有执行到位,和领导干部密切相关。有的领导干部凌驾于制度之上,追求制度之外的特权;有的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对制度条规放任自流;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害怕制度,认为碍手碍脚。应结合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把领导干部在制度执行方面的责任进一步具体化,辅以可操作性强的问责条款,确保制度执行责任明确。第三,制度效用是根本。有效管用的制度,应该具有“火炉效应”:警示性,如火炉通红不可触碰;惩罚性,一旦触碰必受灼伤;长效性,无论何时触碰都会灼伤;公平性,无论何人触碰都会受伤。制度只有充分体现警示性、惩罚性、长效性、公平性,才能保证行得通、管得住。

  靠科技催化,就是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公开、公平、刚性以及程序性、规范性、严密性等特点,加强流程制约和过程监督,克服制度执行过程的人情干扰和恶意规避,保证制度落实。一方面,可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健全面向群众的现代服务系统,逐步把企业登记注册、项目申报审批、个人事务办理等公共服务事项实行网上受理,同时借助网络系统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的并联服务,限制自由裁量权,促进服务提速;电子监察系统主要是对公共服务事项自动采集生成数据,达到同步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的目的,促进监察手段的优化。另一方面,应围绕腐败易发多发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分门别类建立交易平台和监管系统,把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固化到各类应用系统之中,贯穿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实现对权力运行和市场交易的全程监督,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当前还可借助科技的力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档案信息系统,加强对廉政风险的即时防范和有效防控。
  
  在惩防体系的构建保障上,应坚持“系统推进”与“协力作为”相结合
  
  抓系统推进,是因为惩防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杂,需要系统的策略、系统的部署、系统的方法。系统的策略,就是既要惩治于已然,坚决遏制贪腐、纠风治乱,捍卫法纪尊严,维护公平正义,更要防患于未然,注意通过教育引导、制度约束、监督制约、改革推进等措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制度防线,让党员干部远离诱惑,少犯错误,不犯错误。系统的部署,就是要坚持近期任务与远期目标相结合,横向沟通与纵向指导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统筹谋划与重点推进相结合,按照整体构建、行业构建、专项构建、重点构建的思路,合理安排长期目标与阶段性任务,有步骤、有计划、有节奏地推进工作,集木成林,积流成海。系统的方法,就是要坚持系统抓、抓系统,既注重抓个案的纠治,又注重打好“组合拳”;既注重抓好本级,又注重深入查找系统内部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环节和部位,剖析原因,制定防范之策;既注重人性化的教育引导,又注重制度化的法律、纪律、行政手段约束,努力取得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综合效果。

  抓协力作为,是因为惩防体系建设需要党委、政府、纪检监察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作为,才会收效。关键是要集聚三个合力:集聚党委、政府的合力。就惩防体系建设看,各级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全面领导惩防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应切实加强领导,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从实践看,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问责机制,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确保预防腐败工作由“软任务”变“硬任务”,由“要我抓”变“我要抓”。集聚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的合力。纪检监察机关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有不同的工作分工、资源信息、工作手段,要搭建工作沟通、协作的平台,既要发挥“五个手指”各自的力量,更要发挥“一个拳头”整体的威力。集聚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合力。腐败问题的治理,最终有赖于举全社会之力,协同构筑“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三道防线。“不敢贪”防线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形成无处不在的“法眼”,使党员干部抛弃侥幸心理,谨慎用权,秉公用权。“不能贪”防线需要各单位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并依托各种渠道加以公开,促使权力在各方监督下阳光透明运行;“不想贪”防线有赖于廉荣贪耻的理念为全社会所尊奉,内化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升华为普遍信仰的道德信条。唯此,腐败方能得到根本的遏制。
来源:摘自《中国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