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媳”一家看权力家族化魅影
从“房媳”一家看权力家族化魅影
陈小二
陈小二
记者调查称,山西“房媳”张彦的丈夫、原夏县公安局长孙宏军涉嫌长期吸毒。他们生活在以运城市原财政局局长孙太平为核心的一个“官员家族”,孙家成员及其亲属,至少15人在运城市担任官员、公务员或国企领导。除孙宏军外,孙家很多人是从农业局和公安系统起步。(今日《长沙晚报》)
山西“房媳”事件,可谓拔出萝卜带出泥,经过媒体调查发现,“房媳”张彦一家不仅仅是涉嫌拥有多套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么简单,这一家人还是名副其实的“官员家族”,当地百姓戏称,“如果孙家开家庭会议,到场的部门领导比政府开会还多。”
“房媳”一家,可以说为研究当代官场生态提供了绝佳样本。我们看到了一个以血缘和姻亲关系为纽带、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政治家族”。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占据公共资源的一角,彼此勾连、利益均沾、互相庇护。 一个成员的高升往往伴随着另外一些人的发迹;一个成员的违法行为,往往被另外一些成员的能量所掩盖。否则,像孙太平涉嫌拥有多套房,儿子吸毒,儿子女儿涉嫌超生……这些问题为何长期无人发现?
倘若再认真查下去,可能会发现更多涉嫌违纪、违法的线索,任何被带出的新泥,可能都足以触目惊心,例如,孙太平拥有的十余套房的房产资金来自哪里?支持孙宏军长期吸毒的巨额资金何来?是谁帮助孙家的孩子们办理了那么多户口……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深究。
这样的“政治家族”还造成了干部仕途上的不公平。政治家族子弟仕途上的通畅,无疑会侵占平民子弟的上升机会。一些年轻人如果想出人头地,就不得不投靠权力,投靠这样的家族,仔细研究孙太平几个女婿的履历,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这些年,有些从“北上广”逃回家乡的年轻人,再次纷纷逃回“北上广”,原因之一就是家乡的某些公共部门已然家族化,家乡的政治生态僵化。权力家族化,公权力沦为某些家族的“家丁”,只会令地方陷入人治的窠臼,地方经济发展沦为个别家族产业的附属品。这样的现状不改变,基层政治生态将会进一步恶化,危及的是基层政权和整个社会。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