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一记警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11月22日下午在湖北省武汉市调研期间,专程来到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瞻仰第一届中央监委10名成员雕像并敬献花篮,深切缅怀革命先辈。走入纪念馆,王岐山感慨地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这次来就是寻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源头和根脉,寻根溯源。”(11月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当前,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行动初见成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打击了腐败,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疑是新形势下坚决反腐败的一记警钟。
随着王岐山瞻仰革命先辈的脚步,人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86年前的峥嵘岁月。中央纪委的前身是1927年诞生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当时,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上海、浙江等地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进入了极其艰难的时期。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委,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党内纪律检查机构。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在生死考验的抉择前,10名中央监委委员没有一名叛徒,其中8人在数年内相继牺牲。历史不容忘记,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靠党坚强有力的领导,靠高度的组织化和铁的纪律。
曾几何时,不止一个官员从出身贫寒、地位卑微走上领导岗位后坠入贪腐的陷阱;不止一个贪官在法庭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忏悔“忘本”。尽管公众对这些似曾相识的情节往往嗤之以鼻,但“忘本”的悔恨确实带来人们良久的思考。当年毛泽东“进京赶考”时刻以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告诫党的干部,不要忘本。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就是要牢记历史,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惩前毖后。
权力官员从清廉走向腐败,就是忘本,忘记了自己的根脉,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忘记了正确行使权力,既是为官之德,更是干部的行为准则与纪律底线。历史告诉我们,党从成立起就一直同消极腐败、无组织无纪律行为进行斗争,党内决不允许出现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对违纪违法的案件,不管涉及到谁,不论权力大小,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就是对官员一堂历史教育课,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为民谋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纪检双重领导,强化纪委权力监督独立性、公正性。同时提出要加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只有启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才能真正形成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环境。当前,纪检机关应强化执纪监督的职责,抓好“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不断坚持、深化、巩固纠正“四风”的成果,坚决扼制腐败蔓延的势头,以此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期待“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