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领导干部如何联系群众“接地气”

 

    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市县领导机关和基层单位开展。与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进行,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要想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联系群众“接地气”,与人民群众亲如一家,打成一片。怎样才能联系群众“接地气”?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联系群众“接地气”,就是要会说老百姓的话,做群众的贴心人。我们会说老百姓的话,就要讲群众一听就懂的大白话。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群众语言口语化,大众化,质朴自然,有时候听起来“土”得掉渣,但能让群众产生共鸣。作为领导干部会说老百姓的话,必须拜群众为师,用心学习“方言土语”,注重用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与群众交流,讲出来的话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要有人情味,要善于在家长里短的唠嗑聊天之中传递思想、表达感情,让群众感觉到你不像“干部”,更像家人和朋友,这样更容易近距离交流感情商量事情。我们会说老百姓的话,就要讲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实话。群众希望与领导干部面对面接触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想请领导干部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所以最想听到的是有用管用的话。作为领导干部会说群众的话,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少说那些口号式、说教式、命令式的大话套话,不要张口就是重要讲话,开篇就是一二三四,要说一针见血、到嘴到肚、确实有用的话,这才是领导干部真正的能力水平。我们会说老百姓的话,就要讲群众最想听到的真话。群众最不想听什么?最不想听领导干部说假话说不负责任的话,往往一句假话能让群众跑断腿操干心吃尽苦头。如果领导干部经常说假话,或者讲黑白颠倒的话,就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甚至是不堪设想的。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群众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什么时候都要对群众讲真话讲负责任的话,做对得起群众的事,始终与群众心连心肩并肩地共同奋斗,这样才能夯实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

    二、联系群众“接地气”,就是要办好老百姓的事,当群众的勤务员。我们办好老百姓的事,就要杜绝“政绩工程”。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以群众期盼为工作导向,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清醒地认识到,那些弄虚作假、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群众看在眼里骂在嘴里恨在心里,往往做得越多,群众的意见越大。我们只有把表面风光的东西看得轻些,我们在群众心中的份量才能重些。我们办好老百姓的事,就要关心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疾苦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往往是解决一个困难、赢得一片民心,群众一般通过具体人具体事来评价党和政府,因此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所需所求,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天灾人祸,无论是哪个地方哪个家庭哪个群众出现自己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困难,都不能袖手旁观,尤其不能推磨转,不能欺骗哄,一定要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让群众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好。我们办好群众的事,就要扑下身子抓落实。要办好群众的事很不容易,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甚至付出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就是要有为群众利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拼劲和韧性,凡是拿不准的事情都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凡是确定的事情都要有部署有检查有结果有交待,凡是对群众承诺的事情都要言必信行必果,凡是需要领导干部冲锋陷阵的事情都要一马当先、率先垂范,大力弘扬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精气神,不断激发为老百姓干事创业的社会正能量。

    三、联系群众“接地气”,就是要过老百姓的生活,与群众同甘共苦。我们过老百姓的生活,就要像老百姓那样生活。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自于普通家庭,甚至来自于贫困家庭,不能做了官就忘了本,吃不惯农家饭,睡不惯农家铺,看不惯农村人,甚至吃饭到饭店,穿衣穿名牌,坐车要高档,住房比豪华,就是用自己的钱,也会引起群众的猜疑,甚至认为你是腐败分子。如果你真有腐败问题,你就会成为群众指指戳戳的反面典型。即使你没有腐败问题,完全靠正当收入维持这种生活,群众也认为你与他们不是一拨人。因此,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过群众的生活,尤其不能与群众的差距过大,差距过大必然脱离群众。我们过老百姓的生活,就要像老百姓那样办事。老百姓看待党员干部经常用比较法,通过对比来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学会公开低调节俭地处理家内家外的一切事务,给群众树立好榜样,留下好印象。比如说办理婚丧嫁娶、升学升迁、乔迁新居、迎来送往等家庭事项,应该向群众学习,与当地群众差不多,就把自己当作普通群众一样做人做事,尤其不能摆阔气讲排场,更不能以此为由广收钱财搞腐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你做了一百件正常的事,别人可能没有注意,你如果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就可能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所以必须时刻绷紧反对“四风”、改进作风这根弦。我们过老百姓的生活,就要像老百姓那样埋头苦干。作为领导干部,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三严三实”的作风,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老百姓最恨的是什么?是那些做官当老爷、做官不为民作主的人。如果领导干部整天无所事事,或者不务正业,再搞些偷鸡摸狗的动作,与群众“汗滴禾下土”形成鲜明对照,群众就会把你看成是“寄生虫”,你口号再响,决心再大,思路再清,群众都不理你。如果领导干部一门心思为发展和民生办实事解难题,整天辛辛苦苦地忙碌,老百姓就会口口相传,把你当作同甘共苦的领路人。

    四、联系群众“接地气”,就是要接受老百姓监督,让群众肯定认可。我们接受老百姓监督,要在个人重大事项上接受监督。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摸索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就是想通过公开领导干部的实际收入、家庭财产、子女就业等实际情况,便于群众监督,但实际操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从反腐倡廉长远来看,这是一项治本之策,肯定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全面铺开。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要让群众相信你,就应该主动公开个人的重大事项,告诉群众你办了什么事,钱从哪里来,给群众明明白白的交待,群众才会认定你是清清白白的好干部。我们接受老百姓监督,在个人“八小时”内外都要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之内行政用权应该公开透明,让群众看到你是否依法行使决策权、行政权和监督权,有无失职渎职以及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行为,有无拍脑袋拍屁股不负责任的现象。要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和电子政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生活情况也应该公开透明,你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花了谁的钱,要敢于公开,不怕监督,让群众看得到听得见,这样群众才能相信你肯定你。我们接受老百姓监督,我们身边人也要接受监督。领导干部身边人包括家属亲友及其身边工作人员。能否管好领导干部身边人,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些领导干部根正苗红,就是因为少数身边人违法乱纪把领导干部也拖下水。事实上,领导干部身边人出了问题,与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有很大关系,群众都会把账记到领导干部头上,你怎么辩白也没人相信。因此,领导干部对身边人一定要保持高度警醒,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不做身边人的“保护伞”,让他们的所作所为接受群众监督,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大错酿成苦果。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共产党人打天下得天下守天下靠的就是民心。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宗旨,服务群众,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联系群众“接地气”作为必修课,不断增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硬本领,尤其要广泛吸纳人民群众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勇于改过自新,不断见贤思齐,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这样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才能得到亿万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如愿以偿。(响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朱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