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亿元级大硕鼠茁壮成长在什么环境中

  光明网评论员:这两天街谈巷议的新闻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藏亿元现金钞票的事。据媒体5月15日报道,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近日被纪检监察部门带走调查时,“家中发现上亿现金,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烧坏了4台”。

  如果人们没有记错的话,魏鹏远是最近一年多来从国家发改委任上落马的第三个官员。前两个官员,一个是掌控国家能源局的刘铁男,另一个是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郝卫平。这三个官员的共同特点,就是手握中国资源与能源的实际管控大权。

  由此看来,资源、能源领域的官位,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官位一样,都是“虎”踞龙盘之位。十几年来,连续、无间隔地前腐后继的交通厅(局)长,人们已经见识太多。家藏8800万现金钞票的(呼和浩特)铁路局局长,人们也闻过不惊……然而,现实中的饕餮大盗总是让普通民众的见识显得短促,总是让公众的想象显得贫乏。魏鹏远家藏亿元现金钞票,实可谓又为贪官故事增添了新的传奇。

  在魏鹏远茁壮成长时期,不断有官员因贪腐而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乃至执行死刑,但是,所有这些都没能阻挡魏鹏远赴贪盗国的念头和行动。据媒体计算,“从2008年魏鹏远被提任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至今70个月,约2100天。1亿现金意味着,魏鹏远从上任至今,日进账47619元人民币。数据显示,北京201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40321元,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044元。也就是说,若6年‘进账’1亿元,则日‘进账’相当于北京201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8倍,约为2013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

  一个官员,只一天的非法收入就超过普通人一年的合法收入,这就难怪贪官产生宁死也贪的雄心并将其外化为行动。但是,问题并不在于魏鹏远有什么样的念头和行动,而在于魏鹏远的念头为什么可以畅通无阻地得以实现,魏鹏远的贪腐行为为什么得以延续数年之久。问题更在于,一个政府官员,一个国家发改委的局处级官员,权力何以这么大,而持有如此大权力的官员还有多少,这些官员是否处在如魏鹏远案发前一样无人监督的状态。

  政府过度管制经济、过度干预市场,是造成政府官员权力超常巨大的渊薮。在资源、能源领域,政府在市场边界严控准入的做法,为设租和寻租留下了大量机会。最近几年,资源、能源领域丑闻频发,闻不胜闻。有媒体统计,仅在今年春节过后至今短短三个月内,就有十几个煤电系统的官员被纪检监察部门查处。

  权力过大,且黑箱化运行,行政庇护加市场垄断,是资源、能源领域的贪腐官员茁壮成长的外在环境。实际上,正如有媒体所说,现今落马的资源、能源领域的腐败官员,暴露出的还只是这些领域官员腐败的冰山之一角。只要严查下去,类似魏鹏远但仍心存侥幸的贪腐官员,也必将被逐一揭露出来。

  因此,在揭露、查处资源、能源领域官员贪腐问题的同时,也必须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领域的权力运行机制,以及改变这些领域的市场准入规则,取消一些“巨无霸”企业的垄断特权待遇。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权力过大,政府官员因此设租寻租的问题,才能创造出政府官员“不能贪”的环境。多年的经验表明,没有“不能贪”的环境,而企望官员“不敢贪”,那纯粹是低估了魏鹏远类官员的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