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常念“三严”紧箍咒 合力构建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理应做到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我们只有践行党的宗旨,牢记“三严”要求,弘扬务实作风,才能树立良好形象,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得更大福祉,才能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深入聚焦“四风”,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合力助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目前,存在的“四风”问题主要有:一是从党员干部来看,有的公仆意识淡薄,群众情感淡漠,只听下楼声,不见下楼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或多或少存在;有的主观武断,不深入基层调研,顶层设计与群众思维没有充分结合,导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有的精神“缺钙”,意志不坚定,容易得“软骨病”、“忘公症”;有的作风不正,形象败坏,“领导在时用劲干,领导走后松大半”。二是从基层党组织来看,有的班子软弱涣散,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各自为政,自谋私利,抱守自家“一亩三分地”;有的工作方法简单,对待群众缺乏耐心,做事进取精神不足,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待群众很难做到“一张笑脸欢迎,一杯热茶劝坐,一句慢走相送”;有的自由散漫,自我要求不严,吃吃喝喝,等等。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导致党员干部产生“四风”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谋事不实,工作缺乏科学精神,脱离实际,主观武断,做事好高骛远,木桶原理运用不足,工作中相关政策措施制定没有找准短板,缺乏底线思维,紧盯长板目标“注水”;二是创业不实,实干精神缺乏,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时流于形式,喊破嗓子之后没有及时甩开膀子,脱离群众,遇到问题,推诿扯皮,畏缩不前;三是做人不实,形象不正,意志不坚定,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躲则躲、能拖则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拧得不紧。

    顺治帝钦定的《御制人臣儆心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当前,我们要拧紧“总开关”,常念“三严”紧箍咒,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合力共圆“中国梦”。

   一要严以修身,争当“高富帅”的公仆。即高于眼界、富于思想、帅于品行。要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学习党纲、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区委规定的学习内容,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要对照“四面镜子”,经常学、长期学,工作中时刻把人民满意作为修身之镜,经常照、长期照。要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向“最美正能量”看齐、靠拢,发扬铁军精神,兴办惠民实事,勇当“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二要严以用权,争当清正廉洁的表率。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要建章立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完善商务行政执法规程、首问负责制等一系列制度。要时刻用好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挥好“权杖”,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商务工作环境,以硬、实、正的作风形象取信于民。要发扬“螺丝钉”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尽忠职守,远离“关系户”、“人情网”,秉公用权,依法用权。要加强廉性修养,拓宽学廉渠道,运用廉政电教片、廉政文化公园、廉文荐读等形式筑牢廉政防线,真正做“现代刘向”: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三要严以律己,争当务实干事的“达人”。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要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实干富民,实干兴邦,积极做好薄弱村、困难户结对帮扶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全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时刻秉承“从早从紧、紧张快干、干就干好”的工作理念,真抓实干、干实事,出实绩。坚决做到“三个决不”,决不弄虚作假,决不摆花架子,决不做表面文章,以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政绩赢得组织信任和群众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