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广东治“裸官”传递吏治啥信号?

        今年5月底是广东治理“裸官”的截止时限,广东省委晒出了成绩单:共查出1000多名“裸官”,其中200多人选择迁回家人;共对866名“裸官”调岗,包括9名市厅级官员;仅江门一地,被调岗的“裸官”就达128人。知情专家透露,高层对裸官治理提出要求: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受访专家认为,广东治理模式释放出中央强力治理“裸官”的信号。境外媒体也关注到中国的这一强力举动,称“裸官的‘美好时代’”结束了。(新京报  6月9日)
        什么是“裸官”?相信许多人对于“裸官”这个近年来时兴的名词并不陌生,所谓“裸官”就是指那些配偶或子女拥有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公职人员。我国到底有多少“裸官”?尽管迄今仍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据媒体统计,我国当前“裸官”人数已达118万。而就当前来说,“裸官”已逐渐成为社会的隐忧。因为,裸官”和贪官之间有相互转化关系,“裸官”更容易变成贪官,贪官往往会选择做“裸官”,所以“裸官”俨然成为了外逃贪官的“预备队”。至于贪官外逃有何危害?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它不仅会造成国家财产的大量流失,更会造成国家各种机密信息的流失,这让敌对国家可以很轻易的就掌握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军事信息,反过来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此外,贪官成功外逃还会产生一种负面的“示范效应”,助长一部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使其竞相效仿,从而引发官场动荡,破坏我国正常稳定的社会秩序。
        现在,广东提出治“裸官”的“三选一”方法——要么接回家人,要么接受调岗,要么提前退休。这无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更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提出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的回应。那就是官员不能再做身在曹营心在汉,鱼与熊掌都能兼得的美梦了。即是说,只要是官员,不论是否廉洁,都不能一边掌握、行使公权力,一边“跨国家庭、一家两制”,身在国内心在国外。尽管有“一刀切”的嫌疑,但在当前这个新形势,新特点之下,笔者认为“一刀切”是必要的。因为这是预防和治理“裸官”的一种手段,清白的“裸官”既然清白,让妻儿回国又何妨?
        当然,治理“裸官”或者说要取得治理“裸官”的成效却不是中组部“一个人的战斗”,还需全国人大、中纪委、最高法、最高检、海关等部门联合行动,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立法保障。就是要有一部专门为官员量身定做的法案,明确将一切公职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纳入适用范围,建档立案。二是建章立制。为官员们设置“警戒线”,明确规定什么能有什么不能有,一旦越界就将遭受何种惩罚,有何种后果,让官员们时刻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三是强化监管。建立一个信息化平台,随时监控官员及其亲属在金钱上的异动,同时要求官员及其亲属的财产进行申报公开,以便随时掌握官员的财产来源与动向。四是落实问责。理清相关执法监察机构职能权限,切实保障其在行使职权时不会被外界的各种因素干扰,确保无论是“苍蝇”还是“老虎”都一查到底,一网打尽。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强化与美欧等国家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反腐机制,切断贪官的退路,如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畅通无阻的监察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做保障,困扰我国许久的“裸官”难题才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