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为何不去巡视组“自首”?
今年首轮中央巡视现已进入收尾阶段。目前,已有宁夏、甘肃、复旦大学、辽宁、河南、北京、天津、科技部、中粮集团、山东等地或单位收到了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了巡视组的巡视情况汇报,并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报告了有关情况。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处理。
“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买官卖官”,这些曾出现在此前两轮中央巡视问题“账单”中的词汇,在今年首轮中央巡视“账单”中再次出现。可见,深入查找问题,虚心听取意见,真诚接受监督,巡视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看准问题;巡视不仅加强了对“一把手”的监督,还发现和督促解决了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问题。
巡视工作的职能就是发现和反映违法违纪线索。“个别谈话”是巡视组最经常使用的工作方式。原中央第二巡视组组长祁培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约谈的对象,包括第一层级的副省级以上的领导,约谈的内容除了分管工作,还涉及个人家庭情况如子女、爱人的职业、收入等;第二层级的厅局级干部,谈话侧重于“对省委和省委领导的意见”。
另外,中央巡视组进驻被巡视单位一般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均对外公开巡视组的相关信息,包括巡视组组长、副组长名单及通信地址、值班电话、手机等。
巡视组的巡视,发现了违纪违法问题,查出了“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等严重腐败问题。公众在感受到“大老虎”不断落马的快意同时,担心这样下去得把巡视组忙坏累坏。
去年底,有专家曾分析说,目前中央部门就有98个,内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32个,央企113家,还有31所副部级高校,以及若干其他事业单位,以上总数可达到300家左右,以目前每年20个巡视组的规模,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巡视完一遍。近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中央巡视和省一级巡视工作要上下联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态势。纪检体制改革将破除“同体监督”这个难题。
像以前喜欢摆“官架子”,不爱搭理人的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谭力,今年3月份中央巡视组进驻海南后,谭力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开会前他会主动和人打招呼,对大家笑一笑,主动讲笑话。大家知道,他是害怕中央巡视组。不过,有学者指出,这些落马“老虎”中,无一在发案前“自首”的例子。而且这些官员保持着正常工作“心态”,大“秀”廉政,是期待保护伞,还是期待反腐败走过场?
应当看到,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打“虎”灭“蝇”任务依然艰巨,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巡视组在短期内巡视就能发现违纪违法问题,一方面说明腐败在各种空间和群体上无孔不入,以及“存量腐败”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警醒各级纪检机关和反腐部门,应吸取中央巡视组的工作经验,把反腐工作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