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读史随笔

《狱中八条》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两周年前夕,央视《新闻联播》推出了解密“狱中八条”的系列报道,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65年前,重庆解放前3天,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绝大多数革命志士被国民党特务残忍屠杀,烈士们在牺牲前留下了一份用血的教训凝结成的、从未完整公开的秘密文件,其中对党提了八条意见,即“狱中八条”。

(一)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整党整风;

(八)严惩叛徒特务。

腥风血雨散去,透过历史的烟尘,这八句警世恒言,愈发显现出历久弥新的价值。读之,句句入脑、入心。这不是几个文人,二两小酒,暖阳屋子内的产物,它诞生于混乱荡涤的年代,是共产党同志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总结和教训,直到现在,仍然足以警示党员干部。联系实际,不免让人心生感慨,如何更好地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如何保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我认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强化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引领党内健康风气。随着“大老虎”的归笼,一批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领导干部经受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利用本身的权力资源优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腐败堕落风气就会自上而下蔚然成风,导致某个部门、甚至是某个领域乌烟瘴气。为此,要防止领导干部的腐化,这里面,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绝对不吃,不断修炼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要抓常抓实,不断探索监督党员领导干部的新机制,重视“网络反腐”,对失足的干部,本着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使其改过自新;对触犯党纪国法罪行重大的,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坚决肃清党内流毒。

重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确保主体坚强有力。党员,来自于群众当中,由于具备先进性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被推选和认可的。这就决定,党员要以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思想上不断进步、在物质上甘于淡泊,否则,就是愧对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认可。党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道理。躯体上的病痛需要良医,思想上的疾患就要靠严格的党内生活来纠正,严格整党整风,来一次思想之垢的大整修。同时,也要注意,“针尖大的眼透过斗大的风”,党员的经济、恋爱、生活这些“小问题”可不能“小觑”,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葬送个人的政治前途,也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产生“塔西陀效应”。

加强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破除理想主义思想。任何时候,实践都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保持革命的乐观精神,但是不能理想主义。这表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走马观花,拍照留念,甚至不惜ps,意思就是证明给你看,我下基层了。在实践中轻描淡写,造成了对情况的不了解,往往就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以个人的想法取代实践,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劳民伤财。为此,就要在党内决策过程中,坚持民主公开,充分吸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论证,因时因地制宜,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