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前,中央纪委网站曝光了多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过剖析这些案例,或许能给扶贫领域反腐工作带来启发。
资料图片。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李张光
虚报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违规发包扶贫工程等项目、向危房改造村民收取“跑腿费”、骗取扶贫贷款贴息……日前,中央纪委网站曝光了多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国家加大了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仅2017年国家预算安排补助地方的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就达到860.95亿元。
这也令许多腐败分子打起了扶贫资金的算盘,把“黑手”屡屡伸向助力贫困群众的“脱贫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去年以来,中央纪委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进行多轮次、滚动式重点督办,并对督办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
据最高检消息,2017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在扶贫领域查处职务犯罪1650人,同比上升81.7%。
从这些案例看,扶贫领域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又具有哪些共性特点?通过剖析这些案例,或许能给扶贫领域反腐工作以启发。
扶贫贷款贴息藏“秘密”
扶贫贷款贴息,旨在帮助贫困农户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然而,不少人却以此做起了牟取私利的文章。
地处湘黔两省交界之地的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并不为外人所熟知,但2016年该县扶贫办的一起腐败窝案却令舆论大为震惊。
在贵州省纪委通报的这起案例里,这个仅有27人的县扶贫办中,11人涉及扶贫资金腐败。
该县扶贫办主任简光禄首先做起这项“生意”。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先后为6家企业在申请扶贫项目资金过程中给予“关照”,从中获取27.6万元“好处费”。
同时,以“工作经费”的名义违规向获得扶贫贷款贴息的企业、产业扶持发展项目实施单位和个人收取资金共计850.8万元,纳入小金库管理使用,并与班子成员及个别中层干部进行私分,自己从中分得20万元。
在简光禄的“示范”下,10名领导干部与简光禄一起“下水”试险。
分管特色产业的该县扶贫办副主任向辉看到了县委、县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带来的“机会”。
2015年1月,向辉以10万元资金入股某中药材企业,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帮助该企业获取高额项目扶贫补助资金。2016年1月,向辉从中获取30万元利润。
该县扶贫办副主任科员徐东看到别人从中“捞大钱”,自己也不忘从中“捞小钱”,他收受申报扶贫贷款贴息企业老板的“好处费”,还从小金库中“捞到”8万元。
除此之外,由于徐东玩忽职守,还导致该县某企业以虚假银行贷款资料骗取国家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05万元。
除了简光禄、向辉、徐东以外,该县扶贫办副主任罗厚刚、雷飞,纪检组长吴本松,原副主任田维宽和原纪检组长柏先杰、信贷与社会扶贫股副股长潘艳华等都不忘借此“捞钱”。
直到2016年4月,玉屏县开展信贷扶贫资金专项督查,对2010年至2015年申请贴息贷款的12家企业进行核查才东窗事发。
“厂房破旧不堪,如同小黑作坊。”当工作人员来到玉屏康惠植物油厂的生产车间时,眼前的场景引起他们的警觉,“该厂申请了800万元贴息贷款,但从生产规模来看,根本不可能贷到那么多资金,其中必有猫腻儿。”
工作人员对该厂的贴息贷款记录进行核实,发现相关记录不存在。随后,又对另外11家企业申报贴息贷款的贷款记录进行查询,发现有7家记录不存在。
根据发现的问题线索,工作人员立即逐一走访涉事企业了解情况,这一腐败窝案才被揭露。
如今,简光禄、徐东、向辉等人都被判处有期徒刑。
记者梳理相关案例发现,骗取国家扶贫贷款贴息是扶贫领域腐败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相关部门查出的类似案子并不少。
在广西田林县,一个不具备申请扶贫贷款贴息资金条件的公司,通过造假的手段,两年就骗取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50万元……
利用经济组织套取扶贫资金
一些基层干部借参与扶贫项目之机,和企业、合作社等勾结,甚至以自己控制的企业参与扶贫项目获利。
2017年6月29日,54岁的河南籍商人鲁国旗因犯诈骗罪被河南省沁阳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1000元。
在此之前,他经营的企业配合一农村合作社套取扶贫款近3万多元。
其实,利用农村合作社套取扶贫资金现象时常发生。
近日,宁夏银川市纪委通报了一起挪用扶贫资金的案子。
2017年1月,银川市金凤区农牧局将1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下拨到金星村村委会后,由于村干部没有资格参与牛场的经营,村委主任秦三学就专门找人合作,以他人的名义注册开了一家农村合作社,把100万扶贫专项资金瓜分殆尽。
去年年底,河北省政协专门提报告,建议清理“僵尸”农村合作社,指出一些合作社登记后实际并没有运行,少数还仅为图利套取优惠政策资金的“套钱社”。
这种事情就发生在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石河村,这是一个市级贫困村。
2010年,彭州市开始规划新一年巩固退耕还林工作。从2007年3月开始担任丹景山镇林业站站长的游小玲,就打算借用合作社名义向相关部门申报退耕还林和养殖合作项目,以此套取巩固退耕还林丰产措施项目和家禽养殖项目扶贫补助资金。
几经斟酌,她看中了该镇石河村党支部书记、石河村养鸡合作社负责人许明才的双重身份,于是主动找到许明才,把计划全盘托出。
一番运作之后,游小玲等人在未实施任何项目内容的情况下,编造了一套虚假项目资料,也顺利通过了项目验收。
2012年8月,划拨到石河村养鸡专业合作社账户扶贫补助资金22.9万余元被众人私分,其中游小玲分得8万元。
2011年至2013年,她又与丹景山镇东河村时任村支部书记、东河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宗银用同样的手法套取了一个45万余元的丰产措施扶贫项目,游小玲从中获取13万余元。
2014年9月,游小玲等人的违纪问题浮出水面,她本人也被市纪委立案审查,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016年8月,彭州市人民法院判决游小玲3年10个月有期徒刑。
据了解,目前的扶贫项目大多由基层政府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农村基层干部任“主角”。
三农专家指出,这些项目里,部分基层干部逾越权力边界,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个别人甚至打着“合作社”的幌子进行贪腐。因此,规范扶贫项目建设的监管、厘清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边界已成为当务之急。
“挪截吞占”
在扶贫领域腐败形式五花八门,挪用、截留、冒领、虚报所占的比例最高。
7月9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发布公告,重点查处在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问题。
公告一发布,刚任职7个月的蔚竹口乡人大副主席何明怀就因侵吞贫困户危房改造资金6.3万元被查处,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何明怀作案手段并不高明,他多次从贫困户危房改造的补助金下手。
在蔚竹口乡的多个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补助的过程中,他以申请者条件不符合为由,继而又称考虑到该户比较困难,同意先将他们的建房验收情况上报至县里,但不能百分百确定会争取到这笔资金,然后拿走他们的一卡通存折和身份证。
等补助下来,他就将钱取出一半用于自己挥霍,并对贫困户说,“按规定,你不能享受危房改造资金,我冒风险将你的情况上报,你只能得一半,这件事千万不能讲出去。否则,上面查起来,一分钱都没有。”
记者梳理这些案子发现,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还有欺上瞒下、截留挪用的现象,通过各种方式将专项扶贫资金挪作非扶贫用途等。如,贵州省织金县扶贫办先后多次挪用财政扶贫资金211万元,用于发放津贴补贴、购买公务用车和办公用品、装修办公室等。
还有强占掠夺、贪污私分现象,这些涉案者往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侵占扶贫资金。如,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东刘井村党支部原书记李延玉先后提取10户低保户的59笔低保补助、4户五保户的30笔五保补助。其中,实际发放低保户、五保户及其他困难村民40690元,个人占有49559.83元。
还有假公济私、优亲厚友现象。这些涉案者通过编造事由、虚报人数等方式,违规将扶贫资金分配给不符合条件的亲属。如,安徽省临泉县张新镇陶李村91岁老人朱某某,老伴去世多年,无儿无女,村党支部书记陶成、村委会原主任陶乐才对此不闻不问,多年不为其申报五保供养。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陶乐才的四弟不符合低保政策,他却主动为其申请农村二类低保。
还有吃拿卡要现象,涉案者借办理扶贫事项、扶贫资金分配之机违规收费。如,陕西省户县五竹镇周店村村委会原主任李鹏在办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申请工作时,向5名村民收取“跑腿费”3.58万元。
高层:动扶贫奶酪,严惩不贷
对于扶贫领域的腐败,国家一直强调要严厉打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2017年7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要求加大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表示要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问题,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
7月18日、19日,王岐山奔赴河北省张家口市检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情况。
“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要到基层去、落实在行动上,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短短半个月内,王岐山两次强调扶贫领域的贪腐问题,足见国家对于该问题的重视。
7月21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解决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等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扶贫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贯彻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各环节,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违纪违规动扶贫“奶酪”的,严惩不贷。
其实,在此之前,王岐山多次强调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今年以来,多省市更是表态,“把扶贫巡察作为今年巡察工作重点”。
如,宁夏银川市持续深入推进查处涉农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行动,2017年上半年共受理信访举报348件,同比上升6.7%。在此基础上实行督办销号机制,每月对受理、转办、督办的问题线索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台账,跟踪督导落实,逐个对账销号,实现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市纪委先后5次向各县(市)区纪委移交督办问题线索15件,办结13件,2件正在办理中。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排摸出问题线索98件,立案5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2人,组织处理6人。
今年以来,陕西省不断加大对扶贫等民生领域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抢占掠夺等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上半年该省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239起,处分1330人,移送司法机关32人。
甘肃省要求全省各地进一步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挂牌督办。截至2016年底,该省总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1474件,处理2389人,给予纪律处分1861人,移送司法机关123人。
日前,湖南省纪委对近期查处的24起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件公开通报,曝光了张旭廷在内的27名“蝇贪”。这是继7月4日省纪委通报22起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件后,再次释放强烈信号:对扶贫领域“拔毛”者,严惩不贷!
而在涉农扶贫领域预防职务犯罪上,专家建议,检察机关应积极推动建立涉农扶贫项目资金的阳光运行机制,通过法律监督促进基层事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