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一个党员一面旗


曾经在报上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的党支部书记,有一次请美方总经理猜猜公司的员工中哪些是共产党员。美方经理没看花名册,便报出一连串名字,竟无一差错。党支部书记问他为啥猜得这么准,他回答说,当年企业遭遇经济困难,正是这些人站出来研制开发了新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使企业走出困境。

争先创优、攻坚克难……在这位外商眼中,这些特质就是识别共产党员这个群体的标签。他坦言,平时会观察自己员工的言行。想来,党员这个群体在他心中的形象就是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中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提到党员形象,不由得想起党的高级干部李克农。1929年,他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打进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潜伏。后来党内出了叛徒,李克农紧急撤退。直到李克农脱险后,国民党中统特务头子才恍然大悟:“我怎么早没注意到啊?这个每天埋头工作十几个钟头,不贪、不奢、不赌的人,怎么看都不太像‘自己人’,而更像一个‘共产党’。”

从外商心目中的共产党员,到当年敌人眼中的“共产党”,尽管时代不同,但无论在哪里,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无论是一群人还是一个人,共产党员这一身份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形象。这一形象的树立,靠的不是外在的豪言壮语,而是内在的人格力量;不见得是什么英雄壮举,可能只是平凡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但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党员这个称号,意味着使命,意味着先进。树立党员的形象,靠的是什么?信仰支撑是根本。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源于理想信念的坚定,源于精神层面的坚守。共产党员讲理想,要用心来讲,内心充满光芒,行动才有力量。

模范作用是基础。现实生活中,群众口碑往往能展现出最鲜活最真实的共产党员形象。农村一句顺口溜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共产党员的形象,要靠千千万万党员来树立和维护。而不仅仅是“先进的事、他人的事”。作为共产党员,职务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党员义务没有区分。每个共产党员都从自己做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便能汇成我们党的光辉形象。

实干是关键。好形象也要靠躬身践行,靠每个基层党员脚踏实地干出来。焦裕禄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是“跟咱一样的庄户人”;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大亮山林场,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绿荫,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默默奉献的精神;安徽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肩负组织重托,两任村官,六载离家,经常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展现了什么是人民公仆。

“群众眼里常看到你,百姓心里常想着你。”正如歌里所唱的,每名党员都应增强角色意识,以身作则,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让党员的旗帜在群众心中高高飘扬。(徐明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