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铁包公”不做“泥菩萨”
群众举报113次,省、市纪委领导13次做出批示,被举报问题仍未查清。近日,湖南省益阳市纪委通报了一起基层纪检组织处理群众举报线索不力问题,因失职失责造成不良影响,该市桃花源镇纪委书记等多人被处分。
遇到侵害自身利益的违纪问题该怎么办?相信现在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向纪检机关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各级纪检机关坚持铁腕反腐,“打虎拍蝇”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对纪检干部的信任也日益增加。正是出于对身边“铁面包公”的认可和信任,桃花源镇的群众才选择向镇纪委反映问题,没想到却碰到了装聋作哑、无所作为的“泥菩萨”。
造成极少数基层纪检组织履职不力的原因,除了人手少办案能力弱、同级党委重视支持不够外,恐怕自身缺乏责任担当、不敢动真碰硬是主要因素。纪委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就要像“铁面包公”一样眼里容不得沙子,发现苗头及时提醒,违反纪律严肃处理,不能像明哲保身的“泥菩萨”,一心想着自己的面子位子,对腐败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广大纪检干部靠实干挣来的,如果畏首畏尾,不敢监督、不想监督,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无动于衷、无所作为,就必然会有负于党、失信于民。
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权必有责,有责就要敢担当。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无论哪级纪检机关都不例外。走上纪检岗位,就应该有“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觉悟,敢于拿起党章赋予的权力,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对不担当、不作为的纪检干部,该调整的调整、该调离的调离;对不敢抓、不敢管,监督责任缺位的,就要严肃问责。
基层纪检组织是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主力军。当前基层微腐败问题仍然突出,群众反映很大,必须切实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回应群众呼声。基层党组织应该旗帜鲜明履行主体责任,支持纪检组织工作,给信心给动力;上级纪委应加强指导帮助,通过提级办案、问责追究等形式给方法给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基层纪检干部自身应端正思想认识,敢于板起脸来做包公,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兑现“不负十三亿”的庄严承诺。(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