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挺起精神脊梁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在艰难险阻的考验下奋勇向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从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出发,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加大炮”,跨越一个个“雪山”“草地”,征服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飞跃,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最坚实的力量就是精神力量,最有力的支撑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它就是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忠诚不渝、不畏牺牲的战士气质,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怕牺牲、英勇奋斗、有担当、敢作为的责任特质,就是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药方就是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再到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次次的精神洗礼,“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精神,“此身愿借汉江水,洗尽脓淤还好肤”的廉洁精神,“干部是用身影指挥人,不是用声音指挥人”的实干精神正在融入骨血,让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越挺越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的征途不是一马平川,胜利不会唾手可得。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这就需要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移其心、不改其志、不忘其本、不丢其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在不断的革命性锻造中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王洪伟 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