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什么“避罪天堂”
又一名“百名红通人员”归案!
“百名红通人员”第68号贺俭的回国投案,使之成为党的十九大后首个回国投案的“百名红通人员”。
“即使带出去的赃款糟蹋得差不多了,也得把人弄回来,依照党纪国法给予严惩,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出打击腐败嚣张气焰、强力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从推动亚太经合组织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到主导制定《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从主动召开吹风会讲好中国反腐故事,到与各国执法部门合作追缉“百名红通人员”……中国的正义行动占领了道义制高点,为国际反腐败工作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和我国合作,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道路正越走越宽。
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百名红通”头号人员杨秀珠在外逃期间学习语言用的笔记簿也被作为了一件展品来展出。笔记簿的纸上凌乱地记着英文单词、中文含义和用中文标记的英文发音。由此可见,杨秀珠虽然外逃多年,但英语水平依旧很低,从中也不难看出她在外逃期间的不堪、落魄与凄惨。归案后的杨秀珠边忏悔边劝外逃人员:“请他们快回来。”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力量。无论是谁,都须记住,从来没有什么“避罪天堂”。
与此同时,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无国界、无穷期、无盲区,需要每个国际合作成员都能脚踏实地拿出行动。哪些重点国家需要紧紧抓住,哪些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些防逃追逃的渠道可以再拓展……对中国而言,只有在这些问题上主动出击、有所作为,才能进一步巩固国际追逃追赃的成果,也才能真正有助于“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唯有此,方能保持追逃追赃的力度决不减弱、一追到底的态度决不改变;唯有此,方能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中,推动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向纵深发展。
正如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有关负责人所说,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期待,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国际合作局将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推动反腐败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事前防范胜过事后追逃,国外“织网”,国内也要“筑坝”。腐败分子携款外逃,暴露了组织管理和干部监督上的漏洞。各地各部门也应持续加大防逃力度,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出国(境)证件管理和清理“裸官”的各项规定,让企图外逃的不敢逃、不能逃。(郑光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