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挫折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


“过惯了顺风顺水的日子,对自己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本以为自己能力突出,领导重视,同事认可,‘再进一步’自然而然。可最终却事与愿违。”现实当中,有的党员干部一心谋取政治上的进步、职务上的晋升,并且长期以来勤勉努力、事业成功、仕途进步,但由于一次、两次仕途受挫就郁结于心,甚至产生“天花板”心态,事业上的进取心逐渐被磨平,对自己的要求逐渐降低,更有甚者从此“不求功名求利禄”,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令人叹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挫折检验干部成色,苦难磨砺干部意志。面对一时的挫折或失败,党员干部要有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要有进取之心、克难之志、开拓之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勇往直前,始终保持一颗初心、一股闯劲、一股韧劲,唯有如此,方能变挫折为动力,变苦难为财富,承载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实现人生的价值。

挫折检验干部初心,艰难困苦塑造干部品质。什么是初心?一般而言,初心就是我们走向社会时胸怀的理想与追求,是准备肩负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于每个党员干部而言,初心便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誓言,是决心践行的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一次未得到提拔,就显得郁郁不得志,干工作没动力,谋事业缺激情;一次工作受挫,就一蹶不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干部必然是“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功利主义者、利己主义者。想要他真正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必然也是虚与委蛇、浮于表面。挫折,不仅是对干部能力的考验,更时时刻刻检验干部的初心。党员干部当牢记,从政为官,最大的价值当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之中。唯有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作为“第一要务”,才能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做经得起考验的合格党员。

挫折检验干部韧劲,艰难困苦磨砺干部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韧劲,就是坚韧不拔的理想、意志和决心。党员干部当明白,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于起初能跑多快,而在于能否坚持到最后。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学校。”面对矛盾和问题、困难和挫折,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苦难中学习、在磨练中成长。

挫折检验干部的成熟度,艰难困苦提升干部境界。余秋雨先生在其名篇《苏东坡突围》中层如此定义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一旦仕途稍有不顺,便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这样的干部显然是不成熟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浪淘沙,始见真金风采。”党员干部面对心理重负要能“放得下”;面对清苦环境要能“耐得住”;面对时世纷扰要能“看得开”,唯有如此方能乘风破浪、踏浪前行。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与其争名夺利,不如坦然以对;与其急躁娇嗔,不如心平气和。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出发,拿出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多一些公心、少一些杂念,如此才能书写出人生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