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岳三猛)12月5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潜逃9年、涉嫌合同诈骗1亿多元的“百名红通人员”周骥阳被缉捕归案。
12月2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抓捕内情,称周骥阳冒用他人身份藏匿,当过渔民出海捕鱼、建筑工地打零工……被缉捕时,躲在大连一工地打工的周骥阳买好晚餐,正在回暂住处的路上。
他的父亲和妹妹接受看法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周骥阳不仅骗外人,连家人借的200多万也被他骗光,如今连房子都抵押掉,只能躲在乡下。“他把责任都抛给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
涉案1亿余元,线索曾3次中断
12月4日下午16:30,浙江萧山国际机场。从大连起飞的南方航空CZ6327航班降落在跑道上,一名个子不高、黧黑精瘦的中年男子下机时被围在中间。他就是周骥阳,也是第50个落网的“百名红通人员”。
至此,潜逃9年、长达3267天的周骥阳再次踏上杭州这片土地。
他原本是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干部,2006年至2008年,以合作开发房产项目、低价购买公司法人股、保底投资期货买卖等名义,骗取多人资金1亿余元,其中部分资金被转移境外用于操作香港期货。
2008年9月27日,他从原单位辞职。2008年12月24日,他疑似出逃境外,踪迹全无。2009年1月8日,杭州市公安局对周骥阳立案侦查。
中纪委网站曾于12月9日披露,最初公布“百名红通人员”名单时,周骥阳的疑似外逃目的地标注为香港。后来,香港传来消息,期货账户变动并非周骥阳本人操作,线索第一次中断。
令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其实他9年来真正藏匿地点是在境内。“周骥阳是一名高智商的犯罪嫌疑人,能把他缉捕归案,坚持不懈地做基础性工作是关键。”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姚旗说。
专案组大海捞针,先后赴香港、贵州、江苏、山东、广东、辽宁和浙江各地行程上万公里进行线索核查,对几百个接触过周骥阳的人进行了走访,又经历了两次线索中断。
专案组先是发现周骥阳被冻结的银行账户在江苏句容发生异动并报警,迅速赶往句容,谁料再次扑了个空。第三次发现的线索来自周骥阳的前妻。追逃人员发现其前妻在天津办理了一张暂住证,专案组顺藤摸瓜,排查线索却止于天津的一处工地。
被抓时,他住棚户区、在工地打工
“我们对每一条可疑线索都不放过,对每一次可能的机会都不忽视。” 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朱杰说,侦查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专案组对案件却始终不动摇、不放弃、不气馁、不松劲。
有心人,天不负。11月24日,专案组获得一条重要线索:一名疑似周骥阳的男子打电话向其前女友借钱,该男子很可能在大连。
在大连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缉捕组一行夜以继日地对海量的信息开展了大范围的排查分析,最终确定了周骥阳的身份以及大致的藏匿地点。
12月1日,大连市某棚户区工地。“你是不是周骥阳?”浙江省公安机关的同志拍了拍中年男子的肩膀,彼时的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手里提着买好的晚饭,刚刚回到工地上。见到警察,周骥阳先是一惊,随即恢复了平静,点了点头。
至此,周骥阳9年在境内东躲西藏的逃亡生涯宣告终结。
经突击审查,周骥阳对自己在杭州的合同诈骗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待了自己冒用他人身份到处藏匿、逃避追捕,由于外逃时所带钱款用完,以致不得不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维持生活,也曾当过渔民出海捕鱼、建筑工地打零工……
周骥阳妹妹:他为什么这样对我们?
而就在此前,网络上流传出两封周骥阳的父亲周永宁和妹妹周瑜芳给其的劝告信:“潜逃增加的只是你的年龄、痛苦、罪行,无法改变刑期,早点结束逃亡的日子,站出来面对现实。”
12月5日中午,周永宁向看法新闻记者证实,该信件的确是其所写,因为找不到儿子,只能选择在网络上向其“喊话”。
周永宁说,家人为周骥阳借了很多钱,一部分还是自己昔日的同事,这些钱全部都打给了周骥阳,大约有200多万元。“我也很气愤,因为负债的原因,家里房子被抵押,现在也只能搬到了乡下居住。”
周瑜芳则表示:“我们为他借了很多钱,法院执行款也由我和我父亲承担,还有负债。我的工资也被法院执行,剩下的我自己零零散散还给别人。”“从我自己来说,他归案应该是好的。他把责任都抛给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
周永宁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现在自己生活压力也很大,他今年已经78岁,老伴也有69岁,自从儿子逃亡后,老伴就病倒了,患上了老年痴呆,连自己和女儿都不认识了。自己快要80岁了,也管不了那么多的事情,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照顾老伴,送她生命的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