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执纪监督初心 从严治党继续前行
近期利用工作闲暇之余,认真阅读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勇立潮头》以及中省纪委相关学习资料,有着不小的收获和感触。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深深感受到组织上安排的学习内容紧跟时代特色、紧扣时代热点,十分有助于我们提升政治素养、提高思想站位。结合自己目前的工作情况,经过学习思考,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95年历程是一部从严治党的历史,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继续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七一”讲话中就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回顾我们党95年的发展历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从严治党的历史。早在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明确提出了党的纪律问题。革命年代,黄克功、肖玉璧功大位高资深的干部触碰党纪,受到严厉的处置,堪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范例。新中国成立初期,依法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维护了党的纪律,也教育和警示了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开放新时期,从严治党同样是党的建设的主题。从十三大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强调坚持“从严治党”。进入21世纪,党中央继续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十八大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应该说,正是有了对从严治党的一贯坚持,才维护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维护了党的纯洁性,使共产党的形象深入人心,使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胜利具有了更坚实的政治基础。因此,深刻领会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二、监督责任是一项神圣的政治使命,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落实到位。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关键在于抓好肩负责任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落实监督责任是纪委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职责所在,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纪委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到执纪监督部门工作以后,必须紧紧围绕委机关中心大局,扎实推进执纪监督各项工作。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将纪律教育与“两学一做”教育相结合,坚持不懈开展党纪党规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使党员干部知道纪律为何物,把纪律当回事。紧盯“不严不实”问题抓早抓小,一旦发现党员干部违纪倾向、破纪苗头,及时介入处理,决不养痈遗患、放任自流。坚持违纪必究、动辄则咎,坚决查处违纪行为,让违纪者付出代价,让想违纪者打消侥幸心理。要继续深化作风建设。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和频度,从严查处顶风违纪、为官不为和“隐蔽化”作风效能问题。把“四风”作为纪律审查工作的重点,坚持露头就打、快查快办。严格执行“一案双查”,通过问责倒逼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两个责任”,看住自家门、管好自家人。要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冲着纪律去审查,构建全方位线索来源渠道,积极拓展纪律审查内容,进一步提高办案工作频率和效率。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坚持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做到凡腐必惩、有贪必肃、除恶务尽,真正让纪律规矩严起来、立起来,让遵纪守规成为全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三、队伍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基础工程,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加快坚持。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当前反腐败斗争已进入“深水期”,落实纪委监督责任面临着众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把推进改革、加快“三转”摆在重要位置,除了传统的强化政治思想教育、业务技能提升外,更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还要有善于担当的能力。特别是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牢固树立“优进、重育、严管”的理念,坚持不懈推进“提笔会写、开口会说、遇事会思、处事会办”的“四会型”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两个为主”要求,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进入门槛,强化对党纪国法、敬业精神等方面素质的要求。着力克服本领不足的危险,实施“业务大提升”行动,纪检干部学法律、检察干部学党纪,充分利用周一大讲堂、跟班代训、参与案件等形式和机会,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同时,应引入竞争考核、通报排名机制,各个地区、各个部门之间,人员之间,要实行月度工作清单、季度量化考核、半年通报排名,对碌碌无为、工作不力、排名靠后的,要及时采取提醒谈心、谈话了解、问责追究等措施,必要时进行岗位调整,坚决维护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