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强督细办 聚焦查处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

     市纪委贯彻落实中、省纪委部署,全面聚焦脱贫攻坚工作纪律,拓展信访受理渠道,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健全机制、强督细办,着力查处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
     拓宽渠道,广泛收集群众信访诉求。进一步健全“信、访、网、电、微信”举报平台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设置专门类别,建立专门台账,对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快收快阅、快录快处,及时流转、优先办理。在全市11个县(市、区)150个镇(区、街道)2433个村(居)设立悬挂10635块扶贫涉农领域监督牌,就地、就近受理基层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涉嫌违纪违法问题。 
    明确重点,精细交办重要问题线索。对群众举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认真研判、及时交办。将反映党员干部套取、冒领、截留、私分扶贫资金,利用审批权、资金处置权等违规收费,在扶贫建设项目发包、扶贫物资采购等环节索要回扣和收受好处等问题线索,作为交办和查办的重点。对扶贫领域涉嫌违纪违法问题引发的重复举报、联名信、集体访和其他突发异常情况,进行特殊重点关注。 
     强化力度,通过督办有效解决问题。交办问题线索后,定期、不定期采取电话督促、实地指导、听取汇报、调阅卷宗、通报情况等方式进行督办,及时掌握承办部门和单位对交办问题线索的办理情况和进度,确保扶贫领域涉嫌违纪违法问题有效解决。对承担部门和单位组织不力、办理不认真、进度缓慢或者遇到难以解决困难等情况,由市纪委采取直接派员参与查办、约谈承担部门或单位负责人等方式进行挂牌督办。 
     健全机制,促进查信工作规范行使。完善排查机制。定期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进行梳理、集体评估和甄别分析,及时汇总问题线索。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加强与巡视巡察、扶贫、信访、财政、审计等单位联系,建立涉纪涉法问题线索互通共享机制。同时,通过专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健全问责机制。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和查办工作不力,甚至违规干预案件查办等行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维护扶贫工作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孟振 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