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征程 承担新任务】初心与使命

岁月不居,流年似水,不知不觉间到区纪委工作快15个年头。工作科室变换多个,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鬓角灰白的中年大叔,而不变的是夙兴夜寐的工作激情、钉钉子般的坚韧和执着。因为,身边有忠诚干净、担当有为的好同事,总能遇到牢记使命、敢于负责的好领导,他们是一群胸怀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纪检人,在平凡的岗位践行着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用平凡却刻在骨子里的正气,相互感染着、激励着,一路前行。
老纪检李德华
“这组图片,省纪委肯定能采用……”去年11月13日上午一上班,从事宣教工作的同事小李一脸笑意和自信。他星期天在社区溜达,碰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汉,正通过自办板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被他拍摄下来了……
“这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是个老纪检,自办楼道文化宣传栏,从开始用毛笔涂涂画画到现在的全部电脑设计……”我头也不抬,回应道。
“主任你怎么知道的呢?”
“我区文峰街道三元巷社区的李老从纪检监察岗位退休后初心不改,义务宣传党规党纪、法律常识快20年了,我们纪委谁不知道呢?”我反问。
“啊,这样啊,我又白忙活了!”
“没有白忙活。老纪检,新作为,热心宣传十九大精神,当然有新闻价值……”
小李听到鼓劲的话,又兴高采烈地去忙活了,仿佛15年前我采访李德华老人时的兴奋。我想,小李通过对李老的采访,一定会潜移默化地从李老身上汲取到爱党爱岗、初心不改的精神传承。
朱常委
我调进区纪委时,几乎没有一个熟悉的人。
朱常委从乡镇调到区纪委时间也不长,分管信访审理等工作。这位中等身材、脸庞消瘦的中年人,有着军人的刚毅和坚韧。他不分管我所工作的条线,平时跟我接触不多,但他身上一直有一股强大的气场在吸引着我。他处理信访矛盾的耐心细致,审理把关的严密谨慎,处置违规违纪行为的威严果断,一直都是我内心羡慕的楷模、学习的榜样。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常委安排我帮助审理室陈主任整理一份材料。我们一起加班,工作到深夜。叫来的盒饭早已冰冷。他和我们一起,用开水冲泡盒饭,然后一阵狼吞虎咽。
朱常委吃了几口,放下筷子,匆匆跑回自己的办公室。
陈主任悄悄告诉我,朱常委肯定是忘记打胰岛素了……
后来才了解到,朱常委血糖一直很高,医生多次劝他注意休息,住院治疗,他却一直毫不声张,跟年轻同志一起加班加点,直到他调离纪委,都没有听说他请过一天假。
同事老刘
有一次“两规”审查时,审查对象拒不交代自己的问题,而是反复强调为官不易、做事很难。
我和老刘等三人是一个组,内心暗暗着急。
党性教育、政策攻心,但审查对象就是不为所动。
“我们就谈谈生活感悟吧!”老刘与审查对象讲起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
那一年春天,老刘参与市纪委组织的一次“两规”审查,爱人班上临时有事,迟下班三个小时。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看妈妈没有接她,就自己回家。这倒没什么,孩子尽管小,城市交通也十分拥堵,但早就习以为常放心了。
到家后,孩子觉得自己肚子饿了,就模仿妈妈的样子,将冰箱里的速冻水饺放在碗里,加上自来水,用微波炉加热,然后吃饱、做完作业后上床睡觉。爱人深夜回到家中,看着碗中剩下的半生不熟的水饺,看着熟睡的女儿,泪流满面。她彻夜坐在女儿的床头,一刻不敢离开,一刻不敢闭眼,生怕女儿闹肚子生病……
老刘在讲这个生活小故事时,作为与他一起参与“两规”审查的同事,分明看到这个中年汉子眼眶一片湿润,而审查对象的眼里,也噙满泪水……
而我,透过这泪花,看到这位共事近10年的汉子铁骨深处的柔软。
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感受着这个群体对党忠诚的正气、为党分忧的担当、为党尽职的追求、为民造福的本色,生活中一直充满阳光和温暖。
人生如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但决不后退一步;身为纪检人,我初心不变,胸怀梦想,与广大纪检人同心同向砥砺前行,不辱使命。(作者单位:亭湖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