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征程 承担新任务】以涓涓细流浸润 让清风正气弘扬

回首来时,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已有四个春秋。四年一载,正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全面启程的交替期,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有幸见证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式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站在新时代纪检监察岗位上,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以责任和担当践行使命。权力和责任相生相伴,作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更是在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最前沿,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都是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更要审慎用好手中权力,将责任担当摆在首位。作为人民公仆,群众的每一件诉求都是对我们寄予的无限信任,无论我们工作如何分工,都要给予充分关心帮助。在我参与过的信访调查工作中,不乏基层党员干部漠视群众诉求久拖未决;以不属自己职责范围为由推诿扯皮;也有缺乏耐心细致解释等原因,导致矛盾误解越来越深,难以化解,究其根本大都是部分党员干部责任担当意识缺失造成。我们自己说到底也是普通群众的一员,谁不想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从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自身做起,以责任和担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切实把每一件群众期盼放在心上、落到实处。
以关爱和真情融化坚冰。大约去年8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村里有位老人到我办公室,怒意冲冲,说要找我反映问题。我放下手头工作,给他搬了椅子,倒了一杯清茶,开始倾听。他自报家门,虽然我没见过他,但隐约知道是区里的信访老户,因房屋拆迁问题多次赴京上访。他说儿子患癌过世家庭经济困难,在读大学的孙子学费没有着落,找政府也没个说法,情绪激动时,他表示不能解决他就去北京上访。我敞开心扉告诉他,就在和他孙子一样的年纪时,我失去了母亲,对他们家庭正经历的苦难我感同身受,我以亲身经历让他相信一切都会变好。他目光平视我,情绪渐渐平复。我了解到相应的资助已经补贴,而且其家庭总体情况还可以。我鼓励他,越是在这种困难的时候越体现了一个家庭站起来的力量,政府帮扶是一个方面,大学里还有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可以申请,孙子也已步入成年,适当的承担对其成人成材大有裨益。我希望,他可以带给孩子向上的正能量,在孩子眼中,大人的世界就是他们的榜样,会在一生漫长的旅程中指引方向。他似乎被打动了,至少他觉得不再孤立无援。后来,他又来过我的办公室,这次他说他就是来坐坐、聊聊,觉得舒服。人都是有感情的,当我们放下了姿态,共同面对时,彼此就有了一份惺惺相惜,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以公正和廉洁坚守信仰。“中央很好,村干部很坏”,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面临的现实考量。虽然2017年以来,我们深入开展了“访民情、促和谐”大走访活动,机关党员干部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居民农户家中,主动了解群众生活发展难题;扶贫攻坚同步推进;“正风肃纪镇村行”常抓不懈,但是在走访过程确实有部分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持有一些怀疑。要保持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血肉联系,清正廉洁的作风是一剂良方。正是那些小微腐败的“蝴蝶效应”,一点一点在消减着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感。重新把这些信任找回,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我们自身要加强政治定力,以伸张正义为秉承,敢于对违纪问题亮“利剑”,在动真碰硬中建立群众信任。十九大报告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的是一种水滴石穿的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我们纪检监察人一直在路上。
当寒潮来临,开发区微信工作群里每一个活跃的身影、已传达到位的信息背后凝聚了各条线、各个部门、各个村居(社区)人员的辛勤汗水,众志成城,我们可以。人生尚且不易,但请你、我足够相信,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