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书记”被“双开”想到的
至此,热闹一时的“严书记”事件算是靴子落地了。从表面看,“严书记”事件只不过是最近网络“坑爹坑夫”的又一起典型案例,是前几年“我爸是李刚”事件的翻版,甚至有网友总结“妻贤夫祸少”,娶一个贤内助对男人的事业是多么重要。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看完四川省纪委监委简短的通报后却有这样的感觉:与其说严书记“栽”在夫人手中,不如说是自作自受,未做到严于律己有关。
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党员干部六大纪律,“严书记”一个人就违反了四条,其中违反政治纪律更是发生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心虚”的“严书记”与涉案人员串供,对抗组织审查。这样一看,“严书记”真是一点都不冤。
早在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遗憾的是,一些官员并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中,更没有落实在行动中,而是对身边人特别是家人持纵容态度,对家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做,只能害人害己。 管不住身边人,管不住老婆孩子,乃至被身边人“拉下水”,这方面的案例可谓举不胜举。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落马后,曾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自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不把党纪放在眼里,对家人贪腐听之任之,甚至开辟绿色通道,就必然难逃法律制裁。
党员干部要做到严于律己,首要的就是要对党忠诚。像“严书记”之流,在个人事项申报上,能躲则躲,能藏则藏,连有没有夫人都讲不明白;在组织审查时,首先想到的是怎么与他人搞串供,对抗组织审查,很难想象他们会做到对党忠诚。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权术学”、“厚黑学”等歪理学说,认为干部做得大不大,与个人品德、学养没有直接关系,主要看会不会钻营,会不会察言观色,会不会揣摩领导意图有关。正是基于这种错误认识,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有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与错误思潮随波逐流,成为人云亦云的“推拉门”、“墙头草”;有的什么事情都瞻前顾后,明哲保身,不信马列信鬼神;还有的热衷于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像这样的干部,不出事倒是意外了。
希望四川省纪委监委对严书记的这则通报能够给那些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领导干部一记当头棒喝。悬崖勒马,犹未晚也!(赵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