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打击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的有效路径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只有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才能有力打击黑恶势力嚣张气焰;同样,只有坚决打击黑恶势力,才能彻底查清涉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事实,严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人员。现提出如下想法:
一要强化政治担当,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扫黑除恶列为“两个责任”督导清单内容、日常监管检查内容,督促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担负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主体责任,压实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还要出台工作方案,结合实际精准施策,系统谋划把扫黑除恶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紧盯农村基层这个主战场,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监察职能向基层、村居延伸的有效路径。
二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和制约。坚持标本兼治,坚决铲除涉黑涉恶腐败滋生的土壤,深入分析涉黑涉恶问题“保护伞”表现形式、问题特点,研究涉黑涉恶涉腐问题利益结合机制,推动源头治理。督促易滋生黑恶势力的交通运输、房产建筑、餐饮娱乐等重点行业,以及商贸、集贸批发市场等重点领域的监管部门建立健全集资质审查、市场准入、规范管理、重点监控于一体的常态性工作机制,完善权力运行机制,规范重大决策程序,阻断腐败分子向黑恶势力利益输送的渠道。
三要强化精准打击,对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严惩不贷。全面了解政法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情况,提前介入公安机关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调查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将公安机关查办的黑恶势力犯罪与在手涉黑涉恶线索进行比对碰撞,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保护伞”和涉黑涉恶腐败线索。对已经破获或判决黑恶势力犯罪团伙,要主动对接办案机关,通过查阅卷宗、提审涉案人员、询问知情人等方式进一步深挖线索。
四要强化协作配合,凝聚查办案件工作合力。一是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快速反应机制。要主动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协调督促政法机关查处每个涉黑涉恶案件,都深挖是否存有腐败问题、是否有幕后“保护伞”“关系网”。二是建立涉黑腐败案件快查快结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机关要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启动优先处置程序,做到对问题线索的信息共享、及时发现、优先处置。三是建立深挖涉黑涉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会商机制。对已侦破的涉黑涉恶案件,逐案筛查、深挖案件背后腐败问题,绝不放过一个腐败问题线索,坚决揪出每一股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和“关系网”(孟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