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工作不实 党员联户问题多


违纪问题通报

11月1日,浙江省衢州市纪委监委通报了7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责不力问题典型案例,其中一起为衢江区浮石街道姜家坞村党员联户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今年7月,姜家坞村党支部书记邵小帅在推进党员联户工作中,明知村党员姜某某患有精神疾病30多年,仍安排其联系村民,造成不良影响;村党支部对党员联户工作督促宣传不到位,部分党员未按要求开展联户工作;部分联户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实不细,村党支部监督指导不力。

今年9月,姜家坞村党支部受到通报批评处理,村党支部书记邵小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联系姜家坞村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吴水法、驻村干部余红正被诫勉谈话,组织委员徐小丽受到批评教育。

●事件回顾

2018年5月,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衢州市在全市范围内部署了“党员联户全覆盖”工作,要求按照“就近就亲就熟”原则,每名党员联系服务8至10户群众,并建立“五上门”民情联系服务机制和党员联户纪实月报制度,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

9月10日,衢州市委联合督查组在开展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专项督查时,对距离衢州城区约7.5公里的姜家坞村进行了察访。

“老乡你好,请问你知道哪名党员负责联系你们家吗?”

“不知道!说什么‘生病要去看、民意要去听、政策要去讲、吵架要去劝、困难要去帮’,联系我们家的党员面都没见过。”

察访的情况大大出乎意料。督查组走访了7户村民,有5户表示不知道联系党员的姓名,也没有党员上门,其中不少村民对党员联户工作有意见:“我看村里也就是开个会走走过场,讲了就忘了吧……”

当察访到党员姜某某家时,姜某某的妻子方某某向督查组倒起了苦水:“我家老姜平时都不能出门,没法干活也没法和别人交流,怎么安排他联户哟!”原来,党员姜某某患精神疾病30多年,近几年病重长期卧床无法外出,却仍被安排联系3户群众。

党员联户要求做到群众生病卧床要上门看望、群众红白喜事要上门帮忙、群众矛盾纠纷要上门劝解、群众有不满情绪要上门疏导、群众有突发事件要上门了解等“五上门”。但由于姜某某的身体状况,在需要他开展党员上门服务时,只好由妻子方某某“代劳”。

“她既不是党员,又不是村干部,能帮得上什么忙?”联户对象邵某在土地流转方面产生矛盾纠纷,看到方某某来“上门”,邵某感到不满。

其他村民也议论纷纷:“老姜平时也就只能在家门口走动走动,一到冬天还得卧床,怎么上门服务别人?”“村里这样的安排也太草率了。”

●查处经过

督查组将在姜家坞村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市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对问题线索进行了交办。

调查发现,姜家坞村“两委”今年6月初召开党员大会,将党员联户工作与其他工作一同部署。在布置党员联户工作时,没有强调具体服务内容,没有科学考量党员和村民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未参会的党员也没有通知到位。除姜某某外,还有10余名实际无法回村开展联户工作的外出务工党员,该村均给安排了联户任务。在之后的工作中,有1名党员去世,村党支部也没有及时将联系户分流给其他党员。

同时,从浮石街道联系领导、驻村干部、分管该项工作的组织委员到村党支部,在具体工作中都存在以会议代替落实的情况,对党员联户工作推进情况均未开展过督查,导致党员联户工作联而不实。

街道、村“两委”对此项工作的随意态度使党员们也对联户工作敷衍了事,“五上门”民情联系服务制度形同虚设。

“作为党支部,本应给身体不好的党员更多关心关爱,让他安心休养,但是我们非但没有做到,还安排他去联系群众,工作太粗糙,太不切实际。党员联户本来是要让党员去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服务的,但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做,而是机械地执行,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太自欺欺人了。”问题被查处后,姜家坞村党支部书记邵小帅后悔不迭。(吴晓夏 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