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凌晨排队”到“干部积极作为” ——湖北黄石不动产登记中心认真整改“办证难、办证慢”问题
●通报回放
湖北省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2016年7月成立以来,当地群众反映“办证难、办证慢”问题一直较为突出,中央和省有关部门明确要求进行核查处理,市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研究整改措施,市纪委派驻市房产局纪检组约谈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谌宏等人。但黄石市国土资源局、市房产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重视不够,行动迟缓,一直未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整改。谌宏等人漠视群众呼声,对这一长期诉求和意见消极应付,一味强调客观条件限制,拒不落实上级部门多次整改要求,反而擅自作出每天限号50个的受理业务决定,导致“办证难、办证慢”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出现“哪怕闲着,没有号,也不受理登记”的情况。
前不久,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了六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湖北省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窗口一号难求”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中央纪委通报曝光该问题后,黄石市委第一时间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干部作风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既查病症,又开药方”,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举一反三,引以为鉴。市纪委监委责成市国土局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就通报内容加强学习,汲取教训,深入剖析,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市国土局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导班子层层开展交心谈心,要求党员干部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
猛击一掌,用铁纪唤醒“初心”
一年多前,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难、办证慢”问题较为突出,群众反映强烈。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对待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甚至擅自作出每天受理业务限号50个的决定,导致群众办事“一号难求”,有的群众为了拿到号,甚至凌晨就开始排队。
针对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黄石市纪委迅速开展调查工作,并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经查,市国土局官僚作风严重,对群众长期反映的“办证难、办证慢”突出问题重视不够、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群众意识淡薄,面对群众诉求,“宁让群众多排队,不让职工多加班”,未经请示擅自决策限号受理业务,一限了之,不疏反堵。市房产局作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筹建工作协调配合单位,在场地腾退、人员划转、电子数据移交等筹备工作中,消极怠慢、行动迟缓。
“给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谌宏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撤职处分,给予市国土局副局长龚珍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市房产局副局长张凯军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7年4月,黄石市纪委通报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窗口一号难求”问题查处情况,该市5名县处级干部被严肃追责……一连串严肃问责在当地引起关注,也使不动产登记中心干部职工深受触动。
“群众反映办证难、办证慢,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宗旨意识淡漠。”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组织干部职工对照检查,深刻反思。
深挖“根子”,狠抓干部队伍作风
面对群众的批评,面对干部职工低落的士气,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决定从干部队伍作风抓起,打一场翻身仗。
该中心召开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组织开展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围绕作风、业务和廉政3大方面,查摆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及整改时限,并每周召开工作推进会,对整改进程进行督导。
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该中心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逐级压实责任,梳理规范工作流程,关注登记全流程每一个环节,共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69个、制定防控措施82条。针对窗口作风问题,中心成立督察小组开展作风督察,严肃处理违反规定人员,一年来,已有8人受到约谈、责令检讨、调离岗位等处理。
一系列纪律教育和作风整顿后,不动产登记中心干部心中的“疙瘩”解开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与此同时,以往“群众凌晨排队”的场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动产登记中心干部职工积极作为。目前,前期积压的2万余件待办件已经全部办结。
“旧貌”换“新颜”,重获群众掌声
转变的背后,是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从严从实落实整改要求,狠抓服务窗口建设,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的全面升级。
针对部门衔接不畅导致群众多跑路等问题,黄石市政府深化机构改革,将市房产局下属的交易中心、测绘中心、档案中心整体划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部房产登记资料随之移交,解决了重复跑路、重复提交资料、多头审批的问题。
为改善服务环境,黄石市政府为不动产登记中心重新选址、装修办公场所,新大厅总面积2500多平方米,设服务窗口36个,集不动产登记、契税缴纳、房屋维修资金缴纳等于一体,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实施“一次办好”模式,建立“互联网+服务”平台,实行网上预审、现场30分钟办结;开启“一次不跑”模式,抵押权登记简化为“银行一站式”办理;推出“绿色通道”,实现全天不间断服务,当天叫号,当天办结;对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作风的转变带动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旧貌”换“新颜”。(本报通讯员 胡义 柯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