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习近平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
一、筑牢思想根基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既取决于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也取决于广泛有效的传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既取决于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也取决于广泛有效的传播。既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又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掌握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增进维护核心的情感、爱党爱国的情感、奉献社会的情感,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上传播,构建传播新平台,探索内容新形态,让科学理论、主流价值充盈网络空间。
二、加强理论武装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理论创新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活力,理论武装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加强理论武装,更好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就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讲清楚辉煌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信心和底气。
三、紧抓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领域最具标志性的成果,就是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更加需要坚定自信、鼓舞斗志,更加需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战线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