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真情汇暖流——响水“3·21”爆炸事故救援现场直击(下)


基层干部,医护人员,小店老板,普通村民……他们都是平凡人,但在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发生后,伸援手、献爱心,守望相助、传递真情,点滴温暖如涓涓细流,润泽需要帮助的工友、邻居乃至路遇的陌生人。连日来,记者走进村庄、病房,挖掘群众身边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镜头一
一位村支书的48小时
“21日下午爆炸发生后,我第一时间召集村干部立即赶往村部集合。”3月23日下午四点多,响水县陈家港镇四港村党总支书记顾克华在排查村民房屋受损情况的路上向记者回忆说。几分钟后,他接到镇里电话,通知立即召集村干部待命。
在赶往村部的路上,顾克华手机不停响起,大部分是村民打来的,说家里受损了。他和别的村干部分头行动,挨家挨户排查人员受伤情况,轻伤的就近送到村卫生室,严重的就拨打120,呼叫救护车送往响水县人民医院。
从21日下午3点半到22日晚上8点多,顾克华一直带领村干部排查村民受伤情况、疏散群众,连续30个小时没有合眼。“当时情况很危险,我们劝阻群众不要靠近事故地点,同时提醒他们不要到事故点下风向。”直到22日深夜,顾克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睡了一觉。
“我家房子屋顶坏了,下雨天肯定会漏雨。”23日一大早,四组村民钱招洪找到顾克华,跟他说家中老房子受损了。
“走,我去你家看看。”顾克华立即拉着老钱一起去查看房屋受损情况。
整个上午,顾克华都在带领房屋维修师傅为村民测量安装门窗。中午,顾克华召集村两委干部紧急碰头,通报问题,商量措施。下午2时许,顾克华又和村干部们分头去群众家做疏导安抚工作了。
镜头二
好村民救助陌生人
3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陈家港镇六港村四组,37岁的蔡志刚正找人修补受损的房屋。
“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举手之劳,不值一提。”听说要釆访他开车救人的事情,蔡志刚一脸腼腆。蔡志刚在陈家港镇上开了一家小店,“和气生财”是他的经营之道。
21日下午3时30分左右,爆炸事故发生后,蔡志刚回到家。在自家受损房屋前,他突然发现一个头裹白毛巾满脸血污的男子,走路踉踉跄跄。蔡志刚上前一问,得知男子就是化工厂工人,受伤后跑了出来,到六港村打算找嫁在此地的女儿。
看到男子体力不支,蔡志刚立刻把他扶进自己的轿车,捎上他女儿,一路疾驰送到镇上医院。
四组一个同样姓蔡的男子也加入救人行列,他说,事故发生后,在他家附近路口,碰到了一名从学校跑出来的小男孩,头上脸上满是血。他看到后抱起男孩就向村里诊所跑去,让医生清创包扎,随后又帮助联系家长,安全送其回家。
镜头三
拔下吊针救伤员
开会,查房,会诊……3月23日时近正午,忙了半天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戴真煜拖着疲惫的身子坐下来,挂水输液。这是他3月21日拔针以来,最静心打点滴的一次。
21日下午,三院接到上级指令后,立即成立救治领导小组和救治专家组,启动医院救治紧急预案,准备住院床铺、手术器材、血液血浆,南院、北院各有30多位医护人员集结待命,就如平常演练的一样。
认真细化救治方案,逐一检查各个环节,重感冒的戴真煜忙碌了3个小时后,身感不支,回到办公室准备喝口水,还未端起杯子,眼前一黑,跌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为了能更好地坚持接下来的工作,他打了点滴。
“第一批伤员送到我们这里来了。”时近傍晚7点,戴真煜接到了北院值班人员的电话。
伤情就是命令。戴真煜立刻拔下自己正在输液的吊针,裹了裹衣服,冲出门外,奔向急救车。“这第一批人员绝大多数是玻璃划伤,外伤居多。能动手术的即刻进手术室。”他一边查看伤情,一边吩咐相关医护人员准备给部分伤员动手术。
安排入住,清洗包扎,准备手术……一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22日凌晨1点多,戴真煜马不停蹄赶到南三院,检查第一批伤员治疗情况,同时做好接待第二批伤员的准备工作。忙完回到办公室,已是晨曦初露,他坐在椅子上,又翻开了当天的伤员名册……
镜头四
烧烤店老板为员工解难
李成玉是陈家港镇六港村一组人。21日下午发生爆炸时,她正陪着87岁的婆婆在家里。“震碎的玻璃碎片四处飞,婆婆的脸上被划得鲜血直流。”李成玉说,她也被吓得手足无措,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打电话给丈夫。
“电话里,丈夫店里的老板蔡中华听说我婆婆受伤了,二话没说,立马开车把他送了回来,并带上我婆婆一起赶往附近医院。”李成玉说,蔡中华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人,在陈家港镇开了一家烧烤店。当时,他先用车载着她们去了镇卫生院,没想到那里人满为患。随后,他又开到镇上嘉明医院,看到伤者依然太多。最后,找了一家私人诊所,为李成玉的婆婆清创包扎伤口。
记者找到蔡中华时,他正在店里忙碌着。“给李成玉的婆婆处理好后,我又在六港村发现一名受伤村民,把他送到医院处理了伤口。”蔡中华说,这些不值一提,都是应该做的事。
镜头五
安全逃生后折返救工友
“小伙子挺勇敢,很棒!”3月22日11点多,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职工付伟在响水人民医院CT室做完检查刚回到病房,照顾他的护士李瑶向其竖了个大拇指。
今年33岁的付伟是徐州人。“工厂发生爆炸后,我第一时间逃离了事故现场,当时并没有受伤。”付伟回忆说,逃生后,他发现身边的一位工友被压在活动架下不能动弹。“一个厂里面的‘战友’,顾不上多想,就折回现场,救出受伤工友。”
在救人过程中,由于滞留事故现场,付伟吸入了大量有毒气体,导致呼吸道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医院及时对他进行了吸氧急救处理。
住院后,付伟还一心牵挂着工友的病情。22日上午,感觉病情缓解后,他就托人四处打听工友治疗情况。得知工友已被送往盐城市区的医院救治、伤情稳定,这才放下心来。
镜头六
连续驾车送邻居就医
“非常感谢我的好邻居,第一时间开车赶到六港小学,帮我把9岁的儿子送到响水县人民医院。”3月22日下午1点多,在距天嘉宜公司仅3公里左右的陈家港镇六港村,村民唐海娟告诉记者,由于送医及时,小孩头面部的划伤已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唐海娟所说的好邻居是本村村民陈红成。爆炸事故发生后,陈红成开着私家车,往返县城两趟运送村里的伤者就医。“我所做的都是小事。当时,好多村民都自发地投入到救人行动中去。”陈红成说,突发事故面前更需要邻里守望相助。
42岁的陈红成在陈家港镇上准备开一家龙虾馆,事发当天下午,他正在店里忙着装潢。“只听到‘轰’的一声,我知道不好,随后听说是园区的化工厂爆炸了。”陈红成说,他连忙开车回家,看到家里的房子窗户全部都震碎了,上幼儿园的小儿子受了伤。正准备送儿子去医院时,他忽然看到几个邻居也受了伤,立马决定先将伤情较重的邻居送往响水县人民医院。
“我的小儿子额头被玻璃划伤,老母亲的胳膊也断了,但因为家里没有汽车,镇上的医院人都满了,当时急得没魂。”村民梁元海说,就在他焦急的时候,陈红成看到后连忙停车,招呼他的母亲和儿子上车。
“先去了镇上的医院,人太多,一时处理不了伤口。我只好开车往县城奔去。”陈红成说,路上有点堵,单趟近30公里跑了将近一小时。
陈红成想到村里还有多个邻居不能及时就医,在将第一趟送的邻居安顿好后,他又驾车飞速返回,带上儿子和3个受伤较重的邻居,再次赶往响水县人民医院。其中邻居陈尾林的大儿子头部伤重,他抱着这个十多岁的孩子一口气爬了六楼,忙出一身汗,让陈尾林的家人感动不已。
“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这样就能多拉几个伤员去救治。”陈红成说,“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伸出双手给别人提供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