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给农村基层干部“减负”



摘要:给基层干部留出更多的自主安排时间,让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据人民网报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给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减负’,将精力用于干事创业上。目前,对于农村干部最大的工作难题是人少事多。”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说。

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台账,“5+2”、“白+黑” 是当前基层干部所处的工作状态。时间紧,任务重,内容繁琐,基层工作压力大。

给农村基层干部“减负”,莫将“痕迹”当“政绩”。 所谓“痕迹做得好,就是单位宝”,一些基层干部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评先选优,有时更加注重资料表册的齐全美观,导致干具体事务、服务群众的作为反而被忽视。材料“宁多勿少”、程序“宁繁勿简”、证明“多多益善”成为工作的考核标准。不重实干求实效,工作不落地,而是依赖材料充当政绩,痕迹化管理违背初衷、费时费力,基层干部不胜其烦,却无奈地将之视为自证清白、自证努力,实现政绩“可视化”的方式。“减负”的意义就在于不以材料论英雄,为会议和文件瘦身,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提倡开小会,议实事,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会议效率。给基层干部留出更多的自主安排时间,让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给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减负”,将“剑胆”壮志与“琴心”柔意相结合。积极推进农村组织队伍的更新换代和培养学习,既需要敢闯敢干的“剑胆”,扩大选人视野,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吸收知识化、年轻化人才以及致富能手等加入村组织,从源头上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基层干部队伍,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员成为村组织的主体。还要直抵民心的“琴心”,基层干部往往是“干最多的活,吃最少的饭”,这不仅打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而且不利于缓解基层干部的生活压力,使得基层干部不能在本职工作中投入百分百的专注。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解决好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并且拓宽基层干部晋升的渠道,为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添油加柴。唯有刚柔并济,才能让基层干部减负前行、轻装上阵。

给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减负”,借“外力”化“内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的带头人和组织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乡村组织建设及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强化基层党校作用,加强基层农村干部培训力度是为组织干部减负的有效途径。利用党校、党员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学习党的农村路线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法律知识,利用远程教育、农村专业知识培训等方法,学习种植养殖、水养等农业生产技能,提高后备干部带头学习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方式,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科学致富。(文/杜岩)